泰國現任總理帕拉育先前是陸軍總司令,他在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發動政變奪權,推翻了泰國首位女總理盈拉政府,宣布「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並自任委員會主席,成立軍政府。
同年五月二十五日,帕拉育獲得已於去年過世的泰皇蒲美蓬授命為第二十九任泰國總理,是首位發動政變後,獲委任為總理的皇家陸軍總司令。
帕拉育就任總理後,開始打壓異議分子,至今仍然不准泰國人民舉行任何政治性集會,禁止公開批評軍政府,以及討論民主改革,甚至要求學生背誦他擬定的「十二條價值觀」。
幾乎全由軍人組成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仍然是最高權力機構。所以,即便帕拉育已經脫下軍服換上西裝,泰國目前等於還是在「軍政府」管治之下,還政於民的民主選舉,至今也還遙遙無期。
正因為泰國政府是經由政變而取得政權,舉著民主大旗的美國,始終沒有承認其合法性。美國上一屆的歐巴馬政府,不但在帕拉育發動政變後,立即中斷與泰國的高層戰略對話關係,縮小雙方年度「金色眼鏡蛇」軍事演習的規模,也停止雙方高級官員的接觸,更別說邀訪帕拉育了。
最後,兩人是在去年二月帕拉育前往美國加州,出席美國與東協峰會時,才與東協夥伴一同跟歐巴馬儀節式見了面,之後雙邊關係亦未見顯著改善。
不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於今年一月上台後,事情有了很大轉變。今年四月間,川普致電多位國家領導人,帕拉育也是其中之一,兩人進行了大約五分鐘的電話交談,川普並邀請帕拉育訪問美國,帕拉育當然欣然應允。隨後兩國相關部門開始協調帕拉育訪美行程事宜。
雖然期間曾經傳出美國取消邀訪,但事後都證明並非事實。終於,泰國總理府於九月二十六日宣布,帕拉育將於十月二日至四日應邀訪問美國,並與川普舉行會談。
對於泰國來說,這當然是外交上一大勝利,意味著軍政府已經獲得了世界第一強國,標舉著民主價值的美國背書。
而對於美國來說,雖然兩國已經有超過百年以上的邦誼,但這次恐怕是美國首度對一個限制人民自由的軍政府表達支持。有不少評論揣測,美國有這種轉變,很可能是對中國大陸在區域內進展所做出的反應。
不過,有不少人權組織並不買帳。「人權觀察」亞洲區總裁亞當斯就表示,美國邀請帕拉育訪美,顯示川普政府已經「無恥地將人權考量置之不顧」。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