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孔子誕辰,也是敬師月,有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是因為孔子制禮作樂,寫下了禮儀和文化,點亮了千古的黑暗,奠定了為人處事與禮教文化的根本。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提醒我們,教師就是照亮每一個人生命的燈塔,沒有老師就沒有知識傳承,沒有老師就沒有智慧啟發,老師是我們第二個父母。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九月是孔子誕辰,也是敬師月,有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是因為孔子制禮作樂,寫下了禮儀和文化,點亮了千古的黑暗,奠定了為人處事與禮教文化的根本。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提醒我們,教師就是照亮每一個人生命的燈塔,沒有老師就沒有知識傳承,沒有老師就沒有智慧啟發,老師是我們第二個父母,也是我們的貴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老師吧!記得在國中時有位好老師,他很嚴格教書,上課也很用心,他的口頭禪就是「我再講一次」,不管多麼簡單的題目,他都會不慍不火的從頭演算一次,慢慢的化解我們對課業的陌生與惶恐,後來我的成績慢慢進步了,順利考上師專,老師的榜樣讓我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格外有耐心,我也學習不厭其煩的講解,告訴學生:「不懂的老師再講一次。」讓學生心領神會。
還記得十幾年前發生在清華大學因為情愛而毀人滅屍的命案嗎?犯案的女學生做了社會難以容忍的殘酷行徑而鋃鐺入獄,可是當時清大校長劉炯朗依舊沒有放棄她,在退休前夕探監鼓勵她:要堅強,多讀書,往前看。劉校長一再叮囑坐監的同學:「要把心靜下來,多看書,再大的苦痛都撐得過去,要堅強的活著,記得往前看,沒有人是可以被放棄的。」這位一臉慈祥,滿頭銀髮的校長,把每一個學生當孩子來疼愛,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的教育家胸懷,稱得上良師的典範。
還記得七○年代遭遇虎頭蜂攻擊,捨身救學生的陳益興老師嗎?故事雖然久遠,可是陳老師為孩子捨棄性命的英勇事蹟依然鮮明的活在我們的心中;還有一位在台北市健康幼稚園任教的林靖娟老師,當熊熊烈火燃燒交通車時,她義無反顧地走進車子內,救出困在火海中的學童,自己卻喪命火窟中。當我們想起這兩位老師為了學生,在熱火與蜂蛾的焦灼中,勇敢的詮釋老師的責任與使命,令我們深深動容。
在校園裡面,我也常常看見好老師的身影:有的老師握著孩子的手一筆一畫教孩子學寫字,有的老師陪著學生在大雨滂沱中,佇立在校門口等著家長的到來,有的老師耐心的為跌倒哭泣的學生擦拭傷口,有的老師放學後留下來個別為孩子補救教學,有的老師以身作則帶領學生一起打掃環境,有的老師假日陪孩子做水餃辦活動,這些好老師默默的在教育崗位上付出,用身教為孩子樹立了榜樣,不求回報,熨燙了孩子的靈魂,實踐老師的風骨與典範。
好老師就像黑暗中的一盞燈,使我們的學習道路綻露光明,為生命點亮活力,讓我們在教師節的時候,深深的向老師鞠躬,感謝每一個老師為孩子開啟智慧的大門,為教育的薪火傳遞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