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火柴盒 細說老台北故事

曹麗蕙 |2017.09.28
2785觀看次
字級
莊永明收藏展帶領大家從一個個火柴盒中,勾起城市的生活回憶。 圖/記者曹麗蕙
小小火柴盒圖像廣告為台北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圖/記者曹麗蕙
小小火柴盒圖像廣告為台北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小小方寸間的火柴盒,過去曾是家家戶戶必備民生用品,外包裝更曾是各行各業最愛用的廣告方式。「迪化二○七博物館」即日起推出「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從上萬個收藏中精選近千個火柴盒,透過圖像串聯,帶領大家細看老台北的生活變化,呈現半世紀的城市縮影。

莊永明是國內知名收藏暨文史學家,從小開始收藏火柴盒,家中有逾萬藏品,他笑說:「我無法收集太貴、太大之物,都是在『你丟我撿』下,替許多人保存生活記憶」。他表示,這是個「擦亮生活,點燃記憶」的展覽,在戒嚴時代因為報禁,行銷廣告刊登報紙的限制較多,廠商便自力救濟透過火柴盒包裝的廣告來宣傳,其中最多的就是餐飲業。

莊永明表示,解讀火柴盒可有許多「門道」,如上面雖未印年代,但可從它的電話號碼共有幾位數字來推知年代;從地址上也能讀出市街的成長。他舉例,南京東路開發時被政府視為金融大區,吸引許多外商進駐,也因此該地區的咖啡廳火柴盒就特別多。

城市記憶 隨手拈來

如這次也有展出榮星保齡球館的火柴盒,「台灣第一個保齡球館,就是榮星,許多人不知道其位址就在現今的新光三越南西店,當年的總經理為台灣首位漫畫家陳炳煌,保齡球就是他翻譯出來的。」莊永明看到火柴盒,隨手拈來就是一段城市故事。他更道:「給我一張地圖,我把台北市的火柴盒貼上去,就能展現台北的飲食休閒記憶」。

館長華安綺表示,這次展覽以展出近千個從五○年代關於台北的火柴盒,分為跨越半世紀、青春大稻埕、旅行溫泉鄉、築蹟記憶、生活印象、茶餘飯後、老派風格七個主題。如有一九五○年代為台灣家戶帶來光明的新亞日光燈、一九六○年代寫下台灣第一次自製房車里程碑的裕隆「青鳥」轎車、一九六三年開始台日合資的三洋家電用品,小小火柴盒的圖像廣告為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此外為讓年輕人也能有共鳴,還展出許多走過半世紀的品牌,如知名的青葉餐廳、國賓飯店、中華航空、二○一三年修復完成的歷史建築黑美人大酒家等,希望透過火柴盒圖像穿越時空,引導民眾認識台北的歷史過往,回味當年的生活娛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