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受難者黃瑞麟的後代黃旭宏參展,作品以〈剎那.永恒〉為題。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二○二五綠島人權藝術季」五月十七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在綠島白色恐怖紀念園區展出。這次邀請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得主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以「一四九海浬的時間:對抗遺忘」為主題,邀集二十三組來自台灣與國際藝術家與團體參與,展出錄像、裝置、繪畫、聲音與文件檔案等多樣形式,以藝術探討歷史的記憶與抵抗,並思索當代人權議題的表述。
高森信男表示,這屆藝術季主題,回顧一九五一年五月,第一批政治犯從基隆港出發,橫跨一百四十九海浬被押送至綠島,島嶼將受難者與外在時間隔絕開,隔絕了思想的傳遞、與家人共享的生活及青春歲月;而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也有如一座孤懸於世界之外的島嶼。地理與時間的隔絕,使得歷史可能被遺忘,而藝術則可以成為對抗時間的劍柄,讓記憶得以傳承。
藝術季特別邀請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武鎮參展,他的「虛擬巨惡」與「判決書」系列作品,透過油畫筆觸、數位繪圖、圖像疊合,提醒民眾審視權力如何塑造真相,並尋找抵抗遺忘的可能;白恐受難者黃瑞麟後代黃旭宏作品〈剎那.永恆〉則是以雕塑裝置作品及玫瑰花,隱喻受難者前輩從過去苦難歷史中,生長出深刻的愛、回憶與不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