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慧聚藥業公司董事長楊登貴 文/雪靜 |2017.09.17 語音朗讀 77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海門慧聚藥業公司董事長楊登貴 圖/資料照片、龍圖騰文化提供 一生有18次創業經驗的江蘇海門慧聚藥業董事長楊登貴,是個教授級的董事長,公司員工稱呼他「楊老師」,從美國回到台灣任教時,他鼓吹「科學就是產學研一條龍」,因緣際會到了北京清華大學任教,意外地開創自己的事業。圖/資料照片、龍圖騰文化提供 一生有18次創業經驗的江蘇海門慧聚藥業董事長楊登貴,是個教授級的董事長,公司員工稱呼他「楊老師」,從美國回到台灣任教時,他鼓吹「科學就是產學研一條龍」,因緣際會到了北京清華大學任教,意外地開創自己的事業。圖/資料照片、龍圖騰文化提供 文/雪靜 一生有18次創業經驗的江蘇海門慧聚藥業董事長楊登貴,是個教授級的董事長,公司員工稱呼他「楊老師」,從美國回到台灣任教時,他鼓吹「科學就是產學研一條龍」,因緣際會到了北京清華大學任教,意外地開創自己的事業。總結多次的創業經驗,他說,很多人以為到大陸做生意,大陸夥伴比較不值得信任,但依他的經驗,並非全然如此,慎選合作夥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採訪海門慧聚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登貴當天,他身穿藍白格子相間的T恤衫,說話慢聲細語,不拖泥帶水,年近六旬,看上去就是一位正值盛年的事業成功者,身材標準,走路是軍人的步態,他說自己當過兵,又說大家都喊他「楊老師」,他很喜歡這樣的稱呼。 前往員工餐廳的路上,途經一間小賣部,裡面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品,楊登貴說:「這是專門為員工設計的,員工在餐廳花不掉的福利費,可以在這裡刷卡消費。」 在員工餐廳落坐後,發現每個人面前都擺了兩雙筷子。楊登貴指著這兩雙筷子說:「這兩雙筷子有一雙是夾菜用的,也就是公筷,另一雙是自己用的。一般公筷只擺一雙,但大家都用這雙公筷夾菜,還是被汙染了。所以我就給每個人兩雙筷子,一雙公用進盤子夾菜,一雙私用把食物放進嘴裡。 」他認為吃飯很重要,因為吃飯時是副交感神經在運作。他也喜歡創新,「就像炒菜需用六十度的火候,我能不能只用五十度完成?科學求真求善,如能變成經濟效益那不就更達成了求美嗎?」 願意協助年輕人創業 「科學就是產學研一條龍」,正是他從大學任教時就一直鼓吹的理想,一直到了北京清華大學,才有機會實現,「那時,特別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恰好遇到海門的高書記去招商,說海門有個胺基酸廠可以為我提供場地,於是我就到了海門。創業投資者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的發展地點,這地方是否能找到人才?是否適合長期發展?政府的態度與效率如何?」 楊登貴說,海門屬江蘇南通轄區,地理位置不是太優越,以他過去在經濟部做了超過十年的評審工作,看過至少五百個科研產業化計畫,他知道做產業如何才能成功。「我在國內各地先後創建了十八家企業,在這些企業之中海門慧聚藥業公司是最費時間的,也是最努力的,因為海慧現在的骨幹當時都是一幫大學剛畢業或還沒畢業的小朋友來做的,早期我幾乎不敢放手,生怕放手就有倒閉之虞。」 這家二○○○年在海門開發區創辦的公司,原來只是生產特殊手性胺酸的化工企業,至二○○三年第一次轉型成為有GMP認證資格的高新技術企業,二○○五年公司擴建二廠,二○一○年又在青龍工業園區內擴建三廠。「遺憾的是我開的公司雖多,但都還沒做得很大,可能是我沒有涉獵資本運作這一塊,不能將公司迅速擴張成為大企業的原因。但在這個創業的過程中,倒也培養了不少年輕的經營管理人才,慧聚如果有十個能做總經理的人才,那就可以做子公司了。」 他說,特別想幫助有理想的台灣年輕人創業。「現在年輕人就算有好想法、好技術,但沒有足夠的市場,也就等於沒有機會,希望能引進台灣技術到大陸這個廣闊的市場來發揮更大的價值。」 自己賺合理的錢就好 教育界出身的背景,楊登貴將自己任教的中興大學校訓「誠、樸、精、勤」作為企業的宗旨,提出企業的使命是讓公司運轉更有效率,真正做到「讓股東滿意、客戶滿意、員工滿意」。他說:「很多時候人是靠意志力,而不是靠體力,要想到什麼就要立刻去做。我是個很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我選管理人才時,首先看他的辦公桌,整潔是管理之本,若他周邊的環境都管不好,那管理人和事就更難條理分明了,所以當管理人才首先必須要整潔。」 總結過去的創業經驗,他說,很多人以為到大陸做生意,大陸夥伴比較不值得信任,但依他的經驗,並非全然如此,慎選合作夥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若在大陸做生意,需掌握當地人脈,並取得當地信任後,才有較高成功機會。 「我跟員工及供應商都是事業夥伴,用心對待大家,努力培養他們能做得更好更高,絕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包括供應商都要認真對待,教會他們做符合規定的產品供給我們,也是對我們企業本身產品品質的保障。其實創業很簡單,你做出來的東西市場有人要,所以在創業之前就要找潛力客戶談,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同時也別忘了在製造成本與客戶買價之間有個東西叫『銷售管道』,有時管道費用會高到你不服氣。我當年就有這種經歷,結果雞飛蛋打,損失了本來還可賺到的利潤,現在已明白做生意,自己賺合理的錢就好,不要管別人賺多少,這樣生意才會順當長久。」他說。 不拚錢 不拚酒 談生意 產品是核心 早年父母從上海到台灣謀生,他雖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卻性格內向,家裡有客人造訪時,會立刻跑到房間躲避,羞於跟人講話。他的內向性格直至讀了大學才有所改善,在大學當教授,少講話不行,不講話更不行,但他的性格仍是內向的,吃飯時從不舉著酒杯去給別人敬酒,他不會喝酒也不會吸菸。 教授的身分讓他的性格漸漸開放,當了大學的系主任後,楊登貴才懂得應酬交際實際上是一種責任,中國人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談妥擺平的。記得當年實驗室破舊,要一筆經費修繕,結果申請是在辦公室,實際決定的場所就是酒桌,這杯酒喝下去就是五十萬,不喝就沒有。他只好捏著鼻子一飲而盡,在責任之下向世俗低了頭。 楊登貴坦言當教授和行政職務對他是一種訓練,同時也讓他得到了人生多方面的鍛鍊。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還是拒絕喝酒,因此他說自己的國際業務做得好,因為老外不會要求你喝酒,但國內市場的喝酒,酒桌上應酬文化,他說還是讓給有本事喝酒的人來做會更好。 公司設立榮譽之牆 雖不會喝酒,卻有著嚴謹創新的態度,許多與他做過生意的客戶,都會想從原單位辭職來他的公司。楊登貴認定交朋友與做生意是聯繫在一起的,所以他在談生意的時候,既不拚錢也不拚酒,就針對產品來談。 回想二○○○年時他以八萬元起步,現在慧聚估值已有六千萬美元的資產,他自稱企業做得不算快也不算慢。他強調,創業者一定要有理想這樣才做得長久,但作法卻必須務實可執行,不能理想化。 楊教授把工作創業的環境打造得溫馨而舒適,且不乏藝術的創意。公司大廳有一處藍色的玻璃牆,以化學分子的結構形式,展示公司管理組織架構圖,上面張貼著各個管理層人員的照片和他們的座右銘,並特意留了幾個空格。 楊登貴說:這幾個空格是專門留給優秀的一線員工的,公司每年都要評選季度之星、年度之星,獲選者除了獲得獎金及未來較優先的升職機會外,重要的是希望借他們個人的成功去影響同事,因為高級主管與優秀員工之所以能成為高管與優秀員工,代表著他們在工作上是比較成功的,否則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在這面牆上不僅展示他們的相片,更展示他們的工作心態與哲學,讓他們在獎金、加薪、升職外更多了一份榮譽與成就感。 鼓勵員工閱讀動腦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二樓的員工頭腦風暴區,這裡專供員工看書、交流。楊登貴說:「員工多看書總是好事,看了書,他們知識增長了,待人處事就會更好,直接間接會影響到他的成就,這也就是公司的成就。讀書會的目的是增進交流,破除部門隔閡,別看公司只有三百人,也是會有『衙門』的,讀書會讓各部門員工多些機會彼此交朋友,遇到困難,朋友間好說話,你可教我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只說『不可』就完事了,應盡其所知告訴同事,怎麼辦才可行。」 另一方面就是公司科研人員多、年輕人更多,公司就在他們之中成立了一個讀書會,會員每星期舉行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每個會員須交十本書放置腦力風暴區,以供同仁借閱。 (本文摘自龍圖騰文化出版的《兩岸家園》一書) 小檔案 楊登貴,海門慧聚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回台灣任教於中興大學,歷任教授、系主任、院長,亦曾擔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香港理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客座教授,中國化學會理事長、期刊總編輯。 曾發表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12項,具有20餘年專案管理、有機合成、新藥研發經歷。先後獲得國科會優秀技術轉移獎,以及江蘇省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具有卓越的技術開發關聯商務運作和市場推廣能力。 前一篇文章 科大訊飛創辦人劉慶峰打造人工智能的生態魔方 下一篇文章 民樂演奏家 吳彤 一路堅持 才有生命力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