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魏茨曼理工學院 圖與文/林一平 |2017.09.05 語音朗讀 21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魏茨曼理工學院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繪埃爾利希 圖/林一平 圖三:貓兒來迎接。圖/林一平圖四:作者與約納特教授。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2014年12月24日我到以色列參訪魏茨曼理工學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圖一)。這個學校很像台灣的中央研究院,只做基礎研究。 魏茨曼理工學院副校長雪夫(Mudi Sheves)簡報魏茨曼理工學院技術移轉的策略。他先介紹該校的研發成果,但並不談論文數目,也不列引用次數(Citation Number)。他藉由德國細菌學暨免疫學家埃爾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圖二)的話:「優越研究的條件是3G:Gedacht (原創想法)、Geduld (耐心),以及Geld (金錢)。」原創想法與耐心比金錢重要。雪夫說,魏茨曼理工學院鼓勵「好奇導向的研究」(Curiosity Driven Research),並說:「教授應該專心做研究,不可分心做商業化的兼職」,他補充,「很多教授自以為很會做商業化,其實做得很爛;商業化應由專業人員來進行。」這幾句話說入我的心坎。 我特別來到魏茨曼理工學院的化學館(Helen and Milton A. Kimmelman Building)拜訪晶體學家約納特教授。化學館前一隻貓兒來迎接,靠在我手上撒嬌(圖三)。魏茨曼理工學院校園和台灣交通大學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見貓不見狗,而後者是見狗不見貓。 進入化學館內後上樓來到約納特(Ada E. Yonath;b. 1939-)的辦公室(圖四)。她研究核糖體結晶並分析結構。在1970年代幾乎沒人相信核糖體可以結晶,而且即使能夠結晶,也會因為核糖體太複雜而不能解析結構。1980年代,她多次從不同細菌來源的核糖體得到了晶體。1989年更得到細菌核糖體的冷凍電鏡低解析度結構,因此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約納特是很健談的老奶奶,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她抱怨說:「以前都有台灣學生來魏茨曼理工學院做研究,最近都不來了。」我說:「明年我們送幾個好學生到您的實驗室。」她聽了開懷大笑。 她的辦公室狹窄,比台灣助理教授的辦公室還小,她的學生沒座位,還擠進她的辦公室。我來訪,她站著,卻堅持讓我坐在學生的椅子,令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臨別前我代表台灣科技部致贈銀幣一枚。她很高興的收下來,期待和台灣更進一步的合作。 魏茨曼理工學院以以色列第一任總統為名,他是錫安主義(Zionism)倡導者,以猶太復國為己任。返回以色列的猶太人都是虔誠的猶太教人。有趣的是,我的美國猶太友人告知,近年不少猶太人信奉佛教,占美國佛教徒比例約30%,但在文化上仍有猶太傳統,這些人稱為佛猶(JuBu或Jewish Buddhist)。 前一篇文章 【分享時刻】包藏幸福 下一篇文章 【詩】遇見一隻魚 ──贈藝術家林文嶽兄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10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記憶長廊】荷蘭豆炒洋菇【遇見荷】如荷【時食有味】酸甜人生果【十步芳草】我在,春天在【台語詩】女中路 茄苳老樹【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荔枝乾的產地 也是蟲蟲大觀園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特拉凱城堡【閃文集】魚骨圖【閃文集】杉原千畝【閃文集】美的衡量【閃文集】太陽城卡爾斯魯厄【閃文集】勸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