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情書】坐在孩子的副駕駛座

文/吳鈞堯 |2017.09.05
3256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孩子,我們有許多位愛作夢的朋友,其中一位是顏湘芬。金門「水調歌頭」民宿主人。我跟你多次入住,古老的美好化作一磚一瓦,家具與字畫擺設、板凳跟古樸桌椅,舊與新不分家,而融合一起,給人好臉色。有一年我擔任金門駐縣作家,帶你密集往返,還恰恰迎上金馬影展在金門揭幕,侯孝賢、阮經天、馬如龍,以及久違的俠女上官靈鳳都列席。

我興奮地跟你說,「上官靈鳳是我的偶像,從小看她鏟奸除惡哪。」很可能,侯導跟阮經天擁有更多粉絲,但每一個人的偶像不同,就像每個人的夢,都長的不一樣。

孩子,你的夢呢?有一個記憶印象深。你手持衣架子當方向盤,在狹隘的客廳跑動。你時停、時進,模仿一條道路與它的崎嶇,你且轉彎了,衣架子左或右、幅度大或小,你夢想有一天能夠驅車,走向自己的路,但我常擔心你不知道,一輛車子能跑,不單是它是一輛車,它有輪胎、引擎、汽油跟水,要讓夢想實現,猶如讓一輛車子啟動,它們所依賴的不只是一個車子的輪廓,而是整個內涵。

金馬影展揭幕後,我們回到水頭民宿,湘芬恰在,陪著說話。她仔細打量你,「長這麼高了啊?」你羞赧低頭,很快回房去。孩子,你與我的藝文旅程,從你三個月大就開始了,許多人目睹你長大,前後對照、襁褓與朗朗少年,都要驚訝大呼。我也常獨自返鄉,會議、演講或省親,都習慣住湘芬處。晚上小酌,白天沒事常晏起,如果沒有行程,就待在中庭晒陽光、發呆。我常為旅途備上讀物,等旅途結束,整頓行李時發現,白帶了,白沉了行李;或許耽看的故鄉情,更勝文字了。

經常,上午餐後旅客外出踏訪,民宿中只剩灑掃等庶務。有一回,湘芬進門,苦惱地看著天花板,「灰塵積得老高,怎麼擦拭啊?」我們好奇觀察、研究,建議找一把伸展竿,綁上掃把試試?這招管用,還真能清除高處塵埃。有一回夜深,湘芬突然來電,她經營的另一處民宿「定風波」,房間冷氣故障,委我查詢關心。湘芬經常吃好逗相報,我至少收過花生、醬菜等餽贈。

不說你不知道,孩子,經營一個夢,不只是外表的光鮮,更多雞皮蒜毛,我曾參加經濟部活動,拜訪台中新社,下榻退休夫妻經營的民宿。景觀佳,台中港遙遙可見,山姿環抱坐落,猶如英雄壯志。老夫妻不到八點,疲態盡露,後來他們坦白,低估了民宿營運的壓力,以為這事輕鬆閒淡、優雅,沒料到退休生活成了「二度就業」,正找合適的店家接手。開民宿的基礎,是對人的熱情,或者也該說,夢能否實踐,要看我們給夢想多少柴火?

許多人到遠處找夢。夢,能否是夢、是理想,不經碰觸、不經體會,也就沒有驗證的可能。台灣開放自由行,我常在西門町碰到尋路問址的大陸旅客,一次,兩位大學生跟你一樣生澀,臉頰冒了好幾顆痘痘;青春哪,不只是痘痘冒得洶湧,通常也會形成彈頭,並尋找準星的方向。我領路走了十多分鐘,直到他們的下榻處,揮手道別時,我知道再見無期,彼此長相都會淡忘了,但我記得他們逐夢的一小段旅程……孩子,我不愛搬演喉舌,天天嘮叨,但我多麼渴望看到你,記得夢之美好,也要看到它們的繁瑣。

升大學前的暑假,你跟我說要學開車,語氣篤定、眼神堅毅,我有一陣恍惚,那個手持衣架子,把客廳當馬路的囝子真的要走出去了,從住家到汽車教練場轉車辛苦,未聞你埋怨。也許你為了這張執照已經演練十多年,順利考取駕照,一年後,為了搬運部分細軟到他處,商借了車子,由你駕駛。我坐你隔壁,緊盯路況。我對於駕車、養車興致缺,但曾經騎車多年,趁紅燈,提及路況須知。

「我有個朋友,只會開車卻不知道得定期檢測機油跟水,一回,水箱都乾了,連累整個空調系統……」「駕車保持安全距離,尤其跟在貨車後頭,它高起的車斗讓人無法辨識前面的路況,上坡起步時,因為荷重經常倒退嚕……」我不厭其煩敘述行路風險,孩子,你手持的已不是衣架,所跑動的也非客廳,一切的保護都在你的耳目。

直到開了許多趟,我漸能鬆弛警戒,認真看著你,我的孩子,你已從在我肚皮碎步彈跳的小不點,長成可以為我開車找路。我是自豪、也是恍惚,我是父親,同時也受你照顧。孩子,人間事經常「相對論」,往昔爺爺餵你飯食,現在卻由你驅車帶我們前往餐廳;以前我帶你上學,現在是你自行前往。種種自然而然,都是生命熟成後,一代傳續一代,有一天我老去,不會就你的肚皮彈跳,而歡喜看你,走上自己的大道。但是大道,還得從小路走起。

我有許多愛作夢的朋友,多數是夢夢就算了,只有少部分人勇敢作夢,而且把這個夢做得很大、很具體,做成一個窩、一個家。顏湘芬不是侯孝賢、阮經天,她的鎂光燈不在螢幕,但她自有舞台,幾間民宿、幾百種繁瑣。孩子,我在副駕駛座,偏頭看你。你終於把衣架子變作方向盤,實現了人生第一個夢,我知道陪同你打球、踏青、賞鳥的機會愈來愈少,你會有自己的油表跟里程,只是天下父母心,我不免提醒你,幫車子以及自己,多喝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