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基隆市長補選 一葉知秋

 |2007.05.16
348觀看次
字級

民進黨執政了整整七年,共有六人任閣揆,如果張俊雄能做到二○○八總統任期結束,則平均每一閣揆的任期僅十六個月。光是政策的持續性都談不上,遑論什麼政績?

這次內閣改組,顯然是志在二○○八年的大選。由於蘇、謝心結已深,合作不易,陳總統不得不以張代蘇,俾可以行政資源挹注選戰。但細觀陳水扁在記者會中的談話,大部分均屬空洞無物之言,諸如「落實社會公平正義」、「環保與發展兼顧」、「除弊與興利並重」、「謙卑執政,團結台灣」等,多屬選舉語言,既無新義,亦乏執行方向,只是在掩飾七年來乏善可陳的政績。事實上,民進黨自總統私吞「機要費」起訴以來,聲望大落,基隆市長一戰,即可一窺端倪。

基隆市第十五屆市長補選,共有五位候選人,但最主要的候選人僅張通榮(國民黨,現任議長)、劉文雄(無黨籍,原為親民黨)及施世明(民進黨)三人。其中,施世明得票率為百分之二十二點七四,為歷年來民進黨在基隆市長選舉的最低點。基隆市固向為藍軍大本營,但第十三屆市長選舉時,民進黨李進勇亦曾以百分之四十二點七五當選;李進勇雖在第十四屆落選,但得票率亦有百分之四十一點九一;第十五屆,綠營推台聯陳建銘出征,得票率下降至百分之三十二點九五。施世明與李進勇相比,正好減少百分之二十,兩人的得票差距應非個人因素,因為在一對一選戰中,個人因素所占比例並不高,而政黨訴求的比例,才是重要的關鍵。

以十五屆台聯陳建銘的得票率為指標,民進黨在基隆的基本盤應在百分之三十五上下,而這次施世明下滑幅度之大,由這次補選總投票率僅百分之四十為歷年最低來觀察,應可分析為綠營中之中間路線選民拒絕投票所致。所謂「綠營中間路線」選民,大致可歸類為:一、中產階級,二、知識程度偏高,三、對國家之經濟發展有敏感度,四、沒有族群偏見,五、希望用拒絕投票教訓民進黨,六、年齡層較低,缺少基本教義派的熱情。這批「中間派」其實並未投票支持藍軍,只是以消極的態度拒絕投票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基隆市長的選舉,是否會反映在二○○八年總統大選的選情上,現在很難妄下結論。但民進黨之總體氣勢,內有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弊案,及經濟景氣的欲振乏力;外有兩岸關係的僵持不下,無法開創新局,國際競爭力愈挫愈下,連最支持台灣的美、日兩大國均嘖有煩言,其他則可不論矣。

在如此不堪的境況下,全國的「中間選民」,豈能矇然毫無覺醒?我們對深藍、深綠對立的兩端,不寄予希望,但有頭腦、有良知、有眼光的中間路線者,不論藍綠,若能在二○○八年一如基隆市,發揮能量,則台灣必可一舉扭轉頹勢,避免向下沉淪的噩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