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彩鑾
最近因為代步機車出問題,不得不搭公車上市場,因此認識了同社區的董娘。她家人口少,平時只有夫妻倆在家,卻常常看她背著大包小包回家。
有一天我看她剛進社區不久,又抱著剛買的菜匆匆往外走,忍不住問她:「才進門,妳又要去哪裡?」她回說:「我要去搭公車,幫孩子們送菜。」
「他們沒空,要妳幫忙嗎?」
「沒有啦!他們結婚後都在上班,沒要我買啦!」聽起來好像是她一廂情願。
「那他們有很高興嗎?」
董娘愣了一下:「對喔,他們好像沒說過喜歡,也沒謝謝我。」然後有點失落地說:「我沒跟他們要錢,可是妳看我買的都是上好的魚蝦和肉,一個月也要上萬元呢!」
我看她也上了年紀,勸說:「妳雖是好心,要不要讓他們自己決定吃什麼比較好?妳太常去,媳婦會覺得有壓力。等過一段時間,他們若是想念妳再送去,這樣比較受歡迎,自己也不會太累,如何?」
她聽了直嚷著:「真的!妳說得很有道理,我怎麼都沒想到?今天就不去了。」
幾天後又碰面,董娘高興地報告:「我真的沒再送菜去喔!他們也沒打電話來,看來我真的打擾他們了。現在我跟著娘家姐妹到處玩,偶爾買點菜,身心都沒負擔,謝謝妳喔!」看到董娘即時解脫放下,真替她高興。
曾經,我也是無所不包的母親,每當孩子們回家,總是包山包海忙半天。但自從兒子結婚搬到台北後,我就全部放下了,不受邀絕不到兒媳家作客,也不亂給兒子出主意,因為婆婆的關心和電話,無形中都會給媳婦帶來壓力。現在有事就在LINE的家族群組留言,逢年過節再配合他們的提議開心出遊,至於兒媳們的「菜問題」,就讓他們自行解決,大家都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