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裡,種子就是鑽石、珠寶;地球上一花一樹都是由種子而來。」熱愛種子的薛惠芳收集種子,分享種子知識,也因為種子結交各地朋友,更催生花蓮種子生態館。圖/中央社
【本報花蓮訊】「在我眼裡,種子就是鑽石、珠寶;地球上一花一樹都是由種子而來。」熱愛種子的薛惠芳收集種子,分享種子知識,也因為種子結交各地朋友,更催生花蓮種子生態館。
推廣植物生態的多元,讓民眾認識保種的價值,對糧食生產的議題有更深入的瞭解,花蓮馬太鞍休閒農業區前理事長朱進郎和生態解說員薛惠芳等人,聯手在花蓮光復鄉馬太鞍的農園內打造一座「種子生態館」。朱進郎說,希望成為種子交流互動平台,為在地農業盡一分心力。
今年成立的種子生態館又名「萬種風情館」,館內畫分為校園植物、海漂植物、殼斗科植物、五穀雜糧、蔬果類種子等區塊,展示數百種的種子,還有利用種子創作的作品展示區及DIY手作區等。
森林系畢業的薛惠芳曾參與植物監測生態調查,足跡遍及陽明山、台北植物園、南投梅峰、墾丁等處,現在身兼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內「蟻窩」的掌櫃。這個由花蓮縣環頸雉的家永續發展協會經營的小舖,裡面陳列了許多種子和種子創意品,多數都是薛惠芳的收藏。
談起種子,薛惠芳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一一介紹棋盤腳、藍花楹、水黃皮、烏臼、血藤等各植物種子的形貌特色。有人知道她喜歡收集種子,會從世界各地寄來不同的乾燥種子送她。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一沙一世界〉,對薛惠芳來說是「一種子一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