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國人的消費信心出現七年來的最低水準。政府打算修改《公務員服務法》,允許公務員兼差。這個想法已引發外界高度爭議,認為將對公務人員的服務品質造成負面的影響,不利國家競爭力。
從國外的研究和經驗看來,想要提振消費,刺激經濟成長,促進中高齡者就業是一個有效的途徑。我國平均退休年齡,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都較鄰近國家低。
據勞動部日前發布的就業數據統計,一○五年我國中高齡各年齡層勞參率均低於韓、日、美等國,且年齡愈高愈明顯,差距也愈大。如我國五十五歲至五十九歲與六十歲至六十四歲的勞動參與率,分別是百分之五十五點七及三十六點四,而韓、日、美等國則分別在百分之七十一與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南韓統計局在今年七月發布的資料,顯示在四至六月的這一季,六十歲以上民眾的就業人口達四百二十五萬人,已超越十五至二十九歲的四百零三萬人,創下迄今最高的紀錄,占總就業人口的百分之十六。相形之下,我國中高年齡層的勞動參與率有待提升。
中高齡者積極尋找工作機會,除了為增加收入,不讓自己成為「下流老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避免「孤獨死」。日本《東洋經濟》雜誌曾經報導,社會高齡化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是「單身社會化」,而高齡者走向「孤獨死」之路,除了經濟貧困的原因外,心理上的孤立問題更為嚴重;因此不少日本老人已有一種覺悟,就是要努力「活到老,做到老」,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不跟外界脫節,不會變成「孤獨死老人」。
據「美國退休人士協會」(AAR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的研究,如果每個人都延長工作一年,只要六年的時間,美國就可以增加百分之一的GDP;而根據英國智庫「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NIESR,Research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NIESR)在二○一四年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個英國人都多工作三年,將可在二○三三年前為英國的GDP成長貢獻三點二五個百分點,也就是增加五百五十億英鎊(約合二兆二千萬台幣)的規模。可見中高齡者延長工作時間,對整體國家的經濟有正面效應。
經濟學者早已指出:「銀色商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也是最有力量的商機,且未來會愈來愈龐大,這是全球共通的現象,台灣也是如此。」日本民間業者統計,六十歲以上銀髮市場一年的商機超過一百兆日圓,逼近日本消費總額的一半。根據工研院的研究,台灣銀髮產業市場在二○二五年可望達到三點六兆元,是一塊不容忽視的大餅。
中高齡者的消費習慣,網路購物已成為明日之星。網路業者發現,中高齡者並不像一般所認為的那樣排斥或不熟悉網路購物;銀髮族在網路上的消費力十分強勁,且在快速成長中。據國發會的調查,六○歲以上網路族,平均每人一年消費的金額大約是二萬三千元,是青壯年網路族的兩倍。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一個持續工作、有收入的人,終究是比只靠儲蓄、年金過活的人,更有意願、更敢花錢。因此致力促進中高齡就業,可以創造「增加個人可支配所得」與「促進國家經濟成長」的雙贏局面,值得政府多多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