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依據家庭照顧者總會二○一○年至二○一五年統計,家人不堪長期照顧壓力而傷害被照顧者的新聞事件就有四十件,每一個都有著一段令人不忍的故事。醫生強調,千萬不必以太嚴苛的標準看待自己的照顧品質,只要「正確理解」長輩,輔以「有心用心」的陪伴,就是最棒的照護成果。
精神科醫師指出,約百分之二十的老人有身心症,台安醫院高齡醫學門診主任醫師許正典表示,老人身心症中有百分之十二為憂鬱症,百分之十為焦慮症,百分之五為神經退化症,多數皆有合併飲食、睡眠、行動與操作運用障礙。他的新書《不老陪伴指南》中,從情緒、思緒、行為、飲食與睡眠、生活等五大面向探討。
許正典說,減緩照顧者壓力,必須學會放手,別將重擔全部扛下,應尋求其他家人或資源的協助,不要在意鄰居、家人或朋友的指責,在照顧的同時也要顧好自己。
許正典提出嶄新觀點:讓老人家適度保有生活「自主性」。包括身體的自主,指能夠自行料理三餐及家務、能參加聚會、醫院回診;經濟的自主,是指經濟來源不虞匱乏,無須家人接濟;心理的自主,包含了心智、精神與環境三種層面,還可擴及靈性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