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慈善志業 力促選手奪牌 林鴻道以生意推動公益 高愛倫 |2017.06.17 語音朗讀 166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宏國關係企業副董事長、凱撒飯店連鎖董事長─這是林鴻道的企業頭銜與正業職稱;但是,如果不是出席商業活動,林鴻道喜歡運用「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或「東亞運動會總會副主席」等身份,這時的他,總是充滿笑意的,熱烈的談他偏愛的運動話題,熱衷傳遞對運動選手的願景。攝影╱高愛倫 林鴻道和王孟麗(右)對運動的熱衷,無分軒輊。攝影╱高愛倫 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前排右三)在體育署署長林德福(前排右四)陪同下,宣布捐贈2000萬培訓選手。攝影╱高愛倫 文字╱高愛倫宏國關係企業副董事長、凱撒飯店連鎖董事長─這是林鴻道的企業頭銜與正業職稱;但是,如果不是出席商業活動,林鴻道喜歡運用「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或「東亞運動會總會副主席」等身份,這時的他,總是充滿笑意的,熱烈的談他偏愛的運動話題,熱衷傳遞對運動選手的願景。 2016年7月,台灣有16個項目,53名選手獲得奧運參賽資格,並將飛行到1萬8470公里的里約,這是我國參加奧運會以來最遠的距離;為了讓選手以最佳狀態站上奧運舞台,在里約奧運倒數第29天,中華奧會與教育部體育署以「感謝有您一路相挺」主題聯袂宣布:參加當屆奧運的所有參賽國手都將升等商務艙前往里約。 一向支持體育活動的林鴻道對選手心疼有餘:「26小時飛航過程已經很辛苦,對身材異於一般人的選手而言,屈就在小小空間的經濟艙更是很大的賽前傷害,想辦法讓選手保留體力、施展實力,相信是國人共同的心願。」 於是,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獨立一人完成國人心願,慷慨捐贈這筆龐大飛航旅費差額1000萬。 繼去年資助奧運選手升等商務艙,今年4月,在體育署署長林德福的陪同下,林鴻道再度捐助培育經費給「運動菁英育才計畫」,且籌碼加倍到2000萬。這個聽起來不小的金額在林鴻道的口中:「只是拋磚引玉而已,因為培養一個選手需要很長的時間與很高的經費。」他說,「我滿腦子都是長期性、計畫性培訓運動員的想像,但是,不希望使力不精,用彈不準,所以完全鎖定目標。」在不同類別運動中,單一化培養有潛力、夠優秀選手個人項目,尋求拿到奧運金牌的機會。 我再一次提問以求確認:「具備贏得奧運金牌條件的選手,才是接受培訓的基本門檻?」 林鴻道承認:「我不是在宣導運動風氣,也不是單純的幫助運動員,我的理想,就是讓台灣選手成為奧運金牌得主,代表國家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受制體型、體態、體能,東方人要想在運動上出人頭地,就必須理解自己的優劣天賦,因為不能賣高,又不能競撞,所以發展個人項目是比較有機會的。目前最受期待的運動員類型是田徑、柔道、射箭、射擊、游泳、跆拳道、舉重與體操。「運動菁英育才計畫」已經篩選出80多位潛力選手,將透過科學化之分析測試,精確發掘選手的運動天賦,然後進入個案式管理。 「很多運動員會固執自己的偏愛,我們必須從理性專業的角度發現當事人都不知道的優勢並加以建議,並在未來三個月時間內重作評估,對於沒有太多可能性的選手,也將選擇放棄。」 堅持觀察 運動員比一般人聰明、有毅力 台灣運動員訓練,失之揠苗助長,大量的專項訓練與密集賽事,讓運動員自年輕開始就渾身大痛小傷,容易造成身心疲態,一旦因傷提早退役或突然終結運動熱情,都是競技運動場域與國家的損失,這是林鴻道最不樂見的現象:「我們一再跟教練懇談,要求教練不要為了訓練成績,對運動員形成過度操練。」 一個優秀運動員能在國際賽事中奪牌,少說也要八至十二年的培訓,由於運動員往往只接觸競技訓練面,欠缺在其他領域探索的機會,自然不懂得生涯規畫,一旦退休或轉換領域,容易面臨就業與經濟困頓。 於是普遍印象會誤傳運動員學歷不足、智商不高、運動明星比演藝明星更容易過氣遭棄……。但林鴻道看運動員卻充滿信心,他說:「優秀運動員在運動環境中的所有反應都是立即的、身心合一的,此外,同樣的訓練可以不斷重複幾年,這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承受?平常人一樣都做不到哇!我堅持我的觀察:運動員比一般人聰明、有毅力。」 他舉例:好市多總經理張思漢退出籃壇後,把全球性超級市場的台灣賣場做的風生水起;奪得兩屆奧運金牌的跆拳道選手陳怡安轉行創立手工香皂,產品銷路也穩定成長。 為社會打工 馬雲概念相輝映 公益商業有依序 林鴻道的宏國象籃球隊曾一年賠5000萬,到企業面臨瘦身時,他不得不把穩賠不賺的籃球隊賣出去;但是這兩年他又開始大量支持運動團體、贊助費用,甚至認為這樣的付出是當有的責任。 「我熱愛運動,比較懂得運動界的需要,也知道如何提供助力,看到選手有成績,我可以有很大的滿足感。」身材不高大但相當壯碩的林鴻道,平日穿著總是在條紋襯衫或格子襯衫外套一件藍色背心,他說:「我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簡單,辦公室也很精簡,沒有什麼多餘的欲望。」 但是,林鴻道並非簡單度日,他內心的概念,其實跟中國馬雲不謀而合。 馬雲說過:我們應該用公益心態但商業手法做事,不是用商業心態公益手法做事……。林鴻道的心態手法即是如此:「一般企業的公益經費多半來自企業基金會的微薄孳息,直接認捐回饋社會更實在。現代人不再守舊的要把財產留給兒女,而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把投資放在穩定的、擅長的事業上,這何嘗不是累積做公益的資金。」 拚事業是一種慈善志業;林鴻道的座右銘是:我要為整個社會打工。 心願的起點 輔導就業非噱頭 以樣貌重塑服務員 今年底以前,宏國關係企業將在板橋、萬華、中崙、內湖、南港等地開幕7家飯店,房間數近3000大量,完全無畏不景氣?「我最懂的就是經營飯店,人家怕不景氣,我不怕!國內每年有一千萬人次旅客,只要我們訴求清楚,客源根本不是問題。」 這些飯店開幕,將是林鴻道完成另一個心願的起點。 去年是企業女子壘球聯賽元年,凱撒飯店連鎖贊助的凱撒勇士榮獲亞軍,而隨著聯賽落幕,林鴻道顧慮:「選手必須在工作和打球之間做折衷的安排,讓她們在非球季的時候也有穩定的收入與生活能力,這樣,在未來的國際賽中,也才能繼續重用戰力,所以我必須全力輔導球員就業。」他目前的考慮是:「賽季期間,每周工時減半仍可領7成薪資,讓選手在有收入情況下放心受訓比賽。」 球場上的運動員到飯店去做服務員,這是什麼景象? 「運動員有堅強毅力、不怕挫折、高度抗壓和團隊合作等特質,非常符合服務業的特性,只要適當的教育訓練,運動員加入飯店服務,會形成消費吸引力,對飯店、對球員、對消費者,是多贏局面。」 生活拾穗 攜伴工作、旅行、運動 永無倦容 下班後的應酬,林鴻道一定是攜伴參加,息歌息影息藝的王孟麗,雖然已是兩個大兒子的媽媽,但身材皮膚一樣姣好如初,只是她的興趣也已完全轉移到運動上。 「運動菁英育才計畫」王孟麗不但瞭若指掌,而且還可以補充觀點,當林鴻道請教練不要操兵無度時,她也能從一個母親的觀點指出問題來源:「兒子也是游泳選手,他說每天被教練要求游12000千呎,把興趣都游掉了,可是有很多母親覺得不要求這麼大的訓練量,就是教練不認真,所以,思維的改革,不是單一對象可完成,必須彼此了解意義才能貫徹。」 工作、旅行與運動,這就是林鴻道和王孟麗全部的生活。 我們一起吃飯的那晚,他們遲到了幾分鐘。原來星期天不上班的日子裡,他們兩人在較量兵乓球。王孟麗划手機給我看旅行的相片,還開心指出群組裡的同學說:「這是陳淑麗耶!」 王孟麗和她的同學們,始終保持著友好親密的關係。 隔兩天,我碰到演員老友龍隆,龍隆聊起同學會也說:「我們幾十個同學到凱撒飯店聚餐,王孟麗就跟她老公要了很大的折扣,自助餐又好吃又便宜。」但林鴻道說話很漂亮:「孟麗就可以作主折扣,真的沒有需要經過我的同意。」 林鴻道辦公室主任黃韻錦,主管一個秘書部門,任何時間,她的專線電話與分機都在忙線中,她說:「副董事業太大,但是,他是一個永遠不會出現倦容的老闆。」 前一篇文章 尋常百姓驚艷 平價優質佳話 祝文宇貫徹居住正義 下一篇文章 作品搞笑 對白經典 伍宗德是典型的 漫畫人物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作者其他文章【字話同修】別在乎誰忘了你王根深 為異域袍澤開故事館任適正找到憂鬱解藥 傾心的相依為命郭英聲一機一風格 實驗性的自我挑戰李艷秋不為俠而俠 是因真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