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聲一機一風格 實驗性的自我挑戰 高愛倫 |2017.05.20 語音朗讀 62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另」空間是複合式餐飲藝術展場。攝影/高愛倫 藝術家的辦公桌,「擺置」各種經典相機鏡頭,拍攝出驚世不朽作品。攝影/高愛倫 藝術家的辦公桌,「擺置」各種經典相機鏡頭,拍攝出驚世不朽作品。攝影/高愛倫 文字/高愛倫 要見郭英聲很簡單,他已經做上班族至少6年,每天到中山北路201號「另空間複合式展場」,他總在那。 要見郭英聲也很不容易,他始終藏身2樓的辦公區,很神秘、很私密。 因為幽閉症與廣場恐懼症,讓郭英聲必須脫離群眾,甚至犧牲掉一些友誼互動,於是成了都市農夫,婉拒社交,晚上9點,也常常8點,就上床睡覺,天亮4點起床時頭腦特別清楚,他用來閱讀思考,也看看臉書,然後就是健身時間。「每天保持2小時運動,從沒有因為任何理由或藉口中斷。我都佩服自己的持之以恆。」 但是國際舞蹈家朋友許芳宜覺得郭英聲的健身房運動施力不對,就把他調教「抱酒桶」、「斜鐵塔」、「踢躂踩」、「擦玻璃」及「快巡走」五式吞吐運動,4個月內甩掉一直讓自己生氣的13公斤。 一個月前,郭英聲覺得自己狀況很棒,就選了一個冷門時段去看展,結果遇到二十幾個認識的朋友,一輪招呼打下來,汗流浹背、衣衫盡濕,讓他又退回辦公室與家這兩個唯二空間。「年輕時膽子很大,凡事無懼,年紀大了膽子好小,很容易焦慮驚慌。一醒來,就覺得壓力無所不在。」 郭英聲的蒐藏太多,從他到法國開始攝影生涯之後,任何第一次發生的身外之物,如車票、戲票、地圖、衣服、信件……都視同珍寶不棄;此外,他的作品也多,單單這一件事就需要一個團隊來幫他編號,卻又習慣自己歸納整理。那還能不焦慮嗎? 在國外工作,住旅館機會很多,那可都是聳立雲霄的摩天大樓,正常人覺得高瞻眺望很過癮,郭英聲卻被危機意識包圍。「我一進旅館,第一件事就是把浴盆放滿水,萬一失火,水裡可保留點空氣,我還可以弄濕毛巾來阻擋門縫的黑煙。」 有一次他到土耳其工作,晚上沒事把護照拿出來翻了翻,有33個國家的出入境章,那年,他33歲,此後再走的國家,就是在這些國度當中重複。他分析自己:「我不是天生探險家或冒險家,所以我知道,過了某個年限,就不會在地球上奔波。」 一直以來,人們稱呼郭英聲影像藝術家、藝術家或攝影家、心象藝術家;但一個國際名家,哪裡需要頭銜與名片,他蓬鬆長髮的個人肖像跟他作品一樣的廣傳知名;如果實在要有個稱呼,他的建議就簡單了:「我很喜歡藝術,那就把我分類到藝術家行列好了。」 層次差異 攝影師的思想 成為畫面的靈魂 數據時代來臨,只要買得起高價位的相機,好像,誰都可以成為攝影專家,一個尋常攝影師和大師之間,到底還會有什麼層次的差異?郭英聲舉了兩個實際例子做答覆。 「全世界最貴的女攝影師Cindy Sherma在1979年用傳统底片與手法拍了一張『慵懶少女』,她是創意發想人,主導並預擬所有光影結構與意境的呈現風格,但是最後她發號施令讓助理按下快門,這張相片在國際價格是300萬美金,而且確實成交。」 「另外一位攝影師Andreas Gursky用數位相機拍了一張『萊茵河2』,他把萊茵河的水波綠意以4個鮮明層次呈現,再把實景裡的煙囪等雜物自背景中修飾掉,這張相片,售出價格超驚人。」 所以,把相片拍的清楚透析並不是藝術鑑定的基礎,攝影師的思想必須成為一張畫面的靈魂,在視界範疇下,正有新的發現意涵被具體化。 活化感受 愛情是最美麗的感受 郭英聲承認: 「愛情真是最美麗的感受,而思念是活化感受的推力。如果沒有思念,愛情會失去滋味。我的人生像破碎的行李箱,走到哪散到哪兒。」關於愛情,他這樣解釋:「所有好感的發生都是認真的、誠實的,所以,所有的破滅,也都是努力到了極限才會退場。」 郭英聲能給的,都是溫柔與體貼。他有兩個兒子,一個22歲,一個14歲……。「我沒有跟他們談過我的生活,但是他們都知道,有聽來的傳說,還有自己查的網路訊息。不管怎麼樣,我很愛很愛他們,沒有發過脾氣,不過,他們卻把我氣得掉過眼淚。」他說。 文化取向 對數位相機 沒有排斥感 關於郭英聲的攝影系列作品,長久以來,只有一家建設公司以600萬得到完整系列。每一單元都是限量版,沒有攝影家會以量產自亂價格,但是藝術家私自珍藏版或不做市場流通的贈友版不在此限。 對數位相機,郭英聲沒有排斥感。「數位相機在攝影領域裡最大的貢獻是拍攝速度、檢驗速度極快,對原始圖檔的去汙與保存效果更是不得了的仁慈;任何攝影師都不會再遭遇底片折損無法修復的噩夢。」 「現在拍照劈哩啪啦,很輕易的就萬中取一,以前可是十中選一,所以每個畫面的精準度,是可以相對精準的用來判讀攝影師技術與藝術的優劣。」一直根據年代來蒐藏管理攝影作品的世界美術館,曾經針對毀損的底片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可惜沒有得到讚譽。 「修復師懂技術不懂藝術,太講究光鮮亮麗反而失真,藝術家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修復得太新太亮,失去層次景深與光年價值,簡直要撞牆,內行鑑賞家雖然不致沒有他們的椎心之痛,也不平之聲連連。」 關於畫作與攝影作的價格訂定,郭英聲認為跟時代的文化取向有關係,做為藝術家,並不見得可以主觀判定一個作品的市場價格。 除了風景,郭英聲的作品少見人物,如果有,也必是瘦女人─極瘦的女人,「模特兒只有對攝影師完全信任,才能施放自己的無窮可能。每次拍照,會用麥克風放大快門聲音,模特兒可以在喀擦喀擦節奏中,進行身軀的節奏。」 辦公室防潮箱裡安置各式各樣鏡頭與機體,他細數著一機一風格;在相機與創意之間,自己是主宰之神,運用硬體與軟體的相容性,不斷嘗新、破舊,即使如今是大師級攝影師,仍熱中於實驗性的自我挑戰。 拉抬 新人 貓靈初次個展 高價蒐購鼓勵 所有藝術類別裡,郭英聲最愛的是繪畫;但習畫不久,他開始專攻攝影,既然都是最愛,就優先選擇比較接近普羅大眾生活的攝影,原以為這樣入門較易,但實際上器材投資驚人,他挺過來了。 「第一次參加攝影聯展,我的作品是在迪化街拉小提琴的女人,買家是我爸爸,我拿著這筆錢請十幾個同學吃飯,受到這個鼓勵,我開始明白,適當的金錢付出絕對可以創造一個藝術家。」有能力之後,很年輕就開始買畫,卻從不評估未來可實現的投資利益,首要目的,就是對畫家贊助與鼓勵。 龍君兒的女兒貓靈第一次開畫展,郭英聲買了一幅。 龍君兒不好意思地提醒他:「你別把標價看錯了,是12萬,不是1萬2,不要買吧?」郭英聲當時回說:「貓靈不值得鼓勵嗎?她需要時間成就作品,這筆錢就可以贊助她對抗時間的磨損。」 因為郭英聲的加持,貓靈在新生代畫家中真的得到高規格的禮遇,作品的價位也超越新手畫家門檻。 後記頑皮愛鬧 脫焦的幻影 郭英聲是一個模範兒童,唯一的壞習慣是到67歲的現在仍愛開快車;有一次柯希杰坐他的車,在車上時嚇得噤語,下車後狂罵不已,但郭英聲說:「不值得緊張,才跑180而已。」 最不喜歡的話題?他說:「不要和我談政治;我認為政治與革命應該充滿浪漫的救世情懷,但目前不但不熱血,還令人極度悲傷……。」 郭英聲,很頑皮,很愛鬧。 為他拍照時,他皮得無法靜止,所以相片都是脫焦幻影,他笑:「嗯!妳需要去換一台高速的單眼相機來搶我鏡頭。」說好同意正經八百讓我拍照時,他突然匍匐趴纏捲在二樓欄杆,還叫著:「看,為妳表演一個危險動作。」 郭英聲說他一向是安靜的,但我覺得他是過動兒,沒有誰寫得出他的奇特,我,也寫不出……。 前一篇文章 李艷秋不為俠而俠 是因真而義 下一篇文章 尋常百姓驚艷 平價優質佳話 祝文宇貫徹居住正義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作者其他文章【字話同修】別在乎誰忘了你王根深 為異域袍澤開故事館任適正找到憂鬱解藥 傾心的相依為命貫徹慈善志業 力促選手奪牌 林鴻道以生意推動公益李艷秋不為俠而俠 是因真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