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英國中學生利用廢棄竹簍、修剪的廢木頭,做成各種地景藝術。圖/新竹市府教育處提供
「迎賓雞報喜」座落在東園國小活動中心門口。圖/新竹市府教育處提供
【本報新竹訊】菜市場中常見的竹簍,除了裝菜,也能廢物利用變成機器人!新竹市培英國中透過建華里里長徐良芳、新竹果菜市場總經理倪冠勛響應資源再造,從生活取材,將菜市場廢棄的竹簍,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做出機器人、雞、麋鹿、山羊造型等地景藝術,讓東園國小成為一座「知識遊樂地」。
「竹簍髒髒舊舊的,怎麼再利用?」培英國中總務主任蔡之浩解釋,竹簍是傳統蔬菜運送時的保護設備,其實它富有韌性又相當環保,前年耶誕節開始與社區合作,第一個竹簍作品是長頸鹿,今年透過創客博覽會,將竹簍再次發揮作用,由師生共同完成近兩層樓高的機器人、麋鹿、山羊等造型,蔡之浩表示,「竹簍外型雖不討好,卻是校園美學的好素材」。
「這是培養學生發揮創意、學習力與平衡的方式」,培英國中校長丁淑觀表示,這次參與約二十位學生,共使用了約八十個竹簍,學生原本要做猴子,後來發現頭太重,靈機一動將竹簍倒扣,再添加五官就成了機器人。此外,培英國中還使用過光碟片造巨型耶誕樹,也利用風災後折斷的樹木,變身為動物,讓校園充滿創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