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國接連斷交 逼卡達改外交政策

鄭慧慈(台北市/政大阿語系主任) |2017.06.09
2115觀看次
字級

適逢齋月,沙烏地阿拉伯選擇在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第三次以阿戰爭災難紀念日,宣布和卡達斷絕外交關係,並中斷與卡達的陸海空交通。海灣合作理事會成員沙烏地、巴林、聯合大公國率先行動,埃及、葉門、利比亞、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隨之跟進。約旦也表態降低約旦與卡達的外交層級。

卡達駐沙烏地、巴林、聯合大公國、埃及使館的外交人員須在四十八小時內離境,沙烏地、聯合大公國及巴林的卡達國民則在十四天內需離境,並禁止人民前往卡達。

沙國此舉所持的理由,是保障國家安全,免於極端恐怖分子的攻擊。認為卡達長年來支持在沙國及巴林境內受伊朗扶持的恐怖活動,並支助蓋達組織、「伊斯蘭國」,以及哈瑪斯、真主黨、穆斯林兄弟會等,嚴重妨礙區域安全。

沙國外長更直言:「卡達應該停止對一些組織的支援,諸如穆斯林兄弟會及哈瑪斯……(斷交)目的不在傷害卡達,而在讓卡達選擇。」沙國外交部聲稱,沙國在葉門辛苦的打擊恐怖及顛覆活動,而卡達卻寧願當伊朗的代理。

埃及天然氣仰賴卡達的供應,埃及境內有許多卡達人的投資企業,卡達境內有為數三十萬的埃及勞工領卡達薪俸。

然而,埃及長期受半島電視台的「抹黑」,並忍受卡達與穆斯林兄弟會為友的不堪,此時響應沙烏地的斷交行動,著實可一吐怨氣。

回顧一九七一年卡達脫離英國獨立之後,始終想與中東地區相互角逐的美國和伊朗兩大勢力保持良好關係,因此一方面接受美國在它的領土上設置軍事防衛基地,並支付其開銷;另一方面它也與伊朗、真主黨保持友好關係。

卡達的不安,顯現在許多矛盾的對外關係上,譬如它與以色列建立良好關係,同時也支助巴勒斯坦的哈瑪斯組織,利用龐大的資金扶持穆斯林兄弟會。

此外,卡達創立的「半島電視台」接納反對聲音,甚至於是各組織團體的聲音,與其他阿拉伯海灣國家媒體的保守態度差異甚大。

二○一一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阿拉伯國家出現兩股勢力:其一是舊政權,其二是由穆斯林兄弟會所領導的反對勢力。除了敘利亞政權因為向伊朗靠攏,而與沙國不合之外,沙國支持的是各地的舊政權;卡達支持的卻是革命的反對派。

譬如沙國曾收留突尼西亞逃亡總統,而卡達卻是支持突尼西亞革命,彼此嫌隙日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利用此矛盾,時而支持舊政權,譬如在巴林;時而支持革命團體,譬如在突尼西亞和埃及。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立場敵對伊朗,並將穆斯林兄弟會列為恐怖組織,使得沙國和埃及無形中靠攏。聯合大公國一向將穆斯林兄弟會視為頭號敵人,卡達在阿拉伯海灣各國中的處境,因此日趨嚴峻。

相較於二○一四年為期八個月與卡達交惡的經驗,阿拉伯海灣三國此次的大動作,顯然意在逼迫卡達改變外交政策,趁機削弱卡達勢如中天的氣勢,並公開對伊朗宣示勢力版圖。

然而,阿拉伯海灣六國(GCC)的兄弟情誼一旦就此破裂,二十二個阿拉伯國家的團結便不復存在。

鄭慧慈(台北市/政大阿語系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