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紅藜,讓排灣族青農年收入四百萬元,連過去在部落拔野菜的婆婆媽媽也有四、五十萬元年收入,創造部落奇蹟。過去在小米田孤芳自賞的美麗紅藜,在「紅藜之父」的催生、水土保持局的滋養下爆紅,翻轉部落,讓部落變得五彩繽紛。
藜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包括膳食纖維、鈣、鐵、鋅及氨基酸等。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東訊】一粒紅藜,讓排灣族青農年收入四百萬元,連過去在部落拔野菜的婆婆媽媽也有四、五十萬元年收入,創造部落奇蹟。過去在小米田孤芳自賞的美麗紅藜,在「紅藜之父」的催生、水土保持局的滋養下爆紅,翻轉部落,讓部落變得五彩繽紛。
八年前,台東紅藜面積不到一公頃,有「紅藜之父」之稱的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陳振義,將它變成產業,目前已超過兩百公頃。
鈣含量是稻米的 42倍
陳振義進一步研究,發現紅藜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包括膳食纖維、鈣、鐵、鋅及氨基酸等,對於人體十分有益,堪稱「穀類紅寶石」,於是著手推廣。陳振義催生紅藜,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長王志輝接手「拉拔長大」,讓不到原本一公頃的紅黎,變成兩百公頃,吸引青農返鄉,翻轉部落。
過去原住民種植小米,喜歡在田旁順便種幾棵紅藜,布農族將它當作酵素釀小米酒;排灣族則用它防鳥害,小鳥吃了拉肚子,因此都只是田間的「配角」,未大量栽種。
不過這幾年,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陸續發現紅藜的好處,蛋白質含量高達百分之十四,與小麥相當,而為稻米的兩倍;膳食纖維高達百分之十四,為燕麥的三倍,地瓜的六倍。
礦物質方面,台灣藜含鈣特別豐富,高達兩千五百二十三ppm,為稻米的四十二倍,燕麥的二十三倍;鐵質與鋅的含量也很高,分別為地瓜的十一倍與八倍。
一九八○年起,美國太空總署將藜麥作物指定為太空人進行太空任務時的必備存糧,也認定了紅藜的高營養價值。紅藜因此從田裡「配角」變身為高經濟產物產業「主角」,開啟青年返鄉之路,翻轉部落,預計年底會有三百公頃面積。
人蛇戀中七彩琉璃珠
除了產業發展,紅藜的爆紅,也引起台東縣卑南鄉魯凱族的注意,文史工作者蘇金城推論,紅藜有可能是魯凱族「人蛇戀」神說故事中的「七彩琉璃珠」。
蘇金城說,幾百年前的肯杜爾時期,魯凱族大頭目朗拉目的愛女巴冷公主,在小鬼湖邂逅百步蛇王化身的「阿達里歐」,兩人陷入熱戀。大頭目雖反對婚事,但不敢得罪百步蛇王,於是開出嚴苛條件,必須以「七彩琉璃珠」當聘金。百步蛇王費盡苦心,終於取得「七彩琉璃珠」,順利迎娶巴冷公主。
蘇金城說,百步蛇王取回的應該就是紅藜,若紅藜真與人蛇戀有關,那除了營養外,還添加愛情元素,也讓神話故事更接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