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是雲南麗江的一處峽谷,位於玉龍與中甸之間的金沙江幹流上。相傳金沙江逢枯水期時,有猛虎下山,在此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腳後騰空便越過,故稱「虎跳峽」,江中的礁石則稱「虎跳石」。圖/新華社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之十八羅漢石雕──伏虎羅漢。圖/資料照片
空即是色空有不異
空谷傳聲不會變樣
空空如也一切皆全
空花水月海市蜃樓
花花世界萬丈紅塵
虎嘯風生大展鴻圖
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花花世界
文/星雲大師
你有見過花花世界嗎?
走進公園裡,百花盛開、萬物爭奇鬥豔,這就是花花世界;走到都市裡,紅男綠女,燈紅酒綠,這就是花花世界;到了社會上,五光十色、人情詭異,那就是花花世界;甚至各種學說、流派、團體、千奇百怪的言論,陰晴不定的事物,好好壞壞的過程,都算是花花世界。
花花世界令人眼花撩亂,令人意亂情迷;花花世界是浮華璀璨,具有誘惑力的世界,人一不小心,就會墮入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而流連忘返,不知身在何處了。
其實,除了外在的花花世界外,古人有古人的世界,今人有今人的世界;男人有男人的世界,女人有女人的世界;東方人有東方人的世界,西方人有西方人的世界;除此之外,諸佛菩薩,也都有各自的世界,如藥師佛的琉璃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世界。每個地方,每個種姓,都有各自的花花世界。
例如:文學家有文學家的世界,科學家有科學家的世界,演藝人員有演藝人員的世界,畫家有畫家的世界,富人有富人的世界,哪怕是一個貧無立錐之地的流浪漢、遊民們,都有他們各自的心內世界。
《論語》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每個人都想創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屬於自我的花花世界,自我的花花世界,應具有什麼內涵呢?自我的花花世界是一個專才的世界;是一個芬芳、能與他人分享的世界;是一個自我的歡喜,也能與人共有的世界;是一個清淨,可以回歸到自然的世界;是一個講仁義道德的世界;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世界中精進努力,就不會被外在的花花世界所迷惑了。
不過,雖然外在的花花世界令人「目盲」,但是人們也因這個花花世界,而有留戀之心、而有長生不老之念,所以我們不能排斥來到這個世間,而自我結束生命,如老子所說「是以聖人之治也」,「故去彼取此」;在花花世界中,可以「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也可以「建設水月道場,大作空花佛事」,亦可如周敦頤的「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儘管外在花花世界的虛虛假假,但是,我們內心的世界,要無風、無浪、無花亦無香;儘管外在世界名利權位的爭奪、財富享樂的追求,但我們的內在世界,要有如韓愈所說「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心」的知足與自在。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一冊 p.297
【成語典故】
空谷傳聲
1.源於佛典中的「如空谷響」。山谷中立刻聽到回聲。比喻反應極快。
原文:東晉‧竺難提《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觀無明行,乃至老死,一一性相,皆悉不實,如空谷響。」
梁‧周興嗣《千字文》:「空谷傳聲,虛堂習聽。」
2.意指如幻如化、虛妄不實。
原文:唐‧栖復法《法華經玄贊要集》卷七:「由空谷傳聲,虛堂習聽。如今日世尊,無不說法。由眾識上,自有經教,文義相現。自是眾生有緣,感得心上有經教等義相生,理實如來曾不說法。」
空花水月
空中之花、水中之月,在現實生活中只是影像,不是實在的,比喻虛幻不實的景象,不具真實的意義。
原文:《維摩經》云:「修習空花萬行,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成就夢中佛果。
花花世界
以眾寶蓮花莊嚴的十方諸佛淨,後引申形容熱鬧繁華的地方。
原文: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卷上:「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
清‧錢彩《精忠岳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
虎嘯風生
猛虎長嘯,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因應時代潮流出現,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亦指豪傑奮起,大展宏圖。
原文:《北史·張定和傳論》:「虎嘯生風,龍騰雲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
虎頭蛇尾
原作「龍頭蛇尾」,亦作「虎頭鼠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草草了事,有始無終;裝扮虎頭,拖著蛇尾,比喻詭詐偽善,言行不一。
原文:唐‧雪峰義存禪師:「大小祖師,龍頭蛇尾,好與二十拄杖。」
(《五燈會元》卷七)
返璞歸真
璞,未雕琢的玉;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 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