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新自然主義出版
文╱米澤富美子 譯╱胡慧文
為了媽媽的遠距離照護,我往返東京和大阪時都搭乘新幹線。在東京,從距離自家最近的品川車站上車,然後在新大阪車站下車。
經常有人對我說,他看到我走在新大阪車站裡,或說在品川車站看到我。我如此頻繁的搭乘新幹線,次數多到我以為JR(日本鐵路公司)若頒發我獎狀也不稀奇,因此會在品川車站或新大阪車站目擊到我的機率當然很高。
每當有人說他曾看到我時,我都會說:「唉呀,看到怎麼不叫我呢?」不過我在想,自己當時的模樣應該讓人叫不出口吧!牛仔褲配T恤的照護裝束,加上一頭亂髮,完全就是不知哪來的大媽(老婆婆?)。習慣我平日出席演講等場合總是套裝打扮的熟人,一定會被我的休閒裝扮給嚇到吧!
照護媽媽一年半後的二○○八年夏天,媽媽因為脫水症狀住院。為了照顧媽媽,我暫停了每星期的個別健身訓練和太極拳課。
個別健身訓練是聘請專屬教練的一對一指導課,我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每次大約一小時,由教練和我對練,因此是很吃重的訓練,每次上完課總是汗水淋漓。儘管如此,我還是咬牙苦撐過來,也多虧了這一番苦練,我的腿腳有力,大腿和臀部肌肉緊實。
太極拳則是我在○七年前往中國旅遊前開始學的,沒想到太極拳也需要大量使用臀腿的力量。個別健身訓練是我的「基礎」,太極拳則好比是「應用」。
因為媽媽住院而暫停的個別健身訓練與太極拳課,到○九年媽媽第二度住院為止,正好整整中斷了一年。每天為工作和照護忙不過來的我,也沒把它放在心上,總以為「等我有時間」就會再繼續。
媽媽二度住院之際,醫生要我們把媽媽想見的人都找來時,媽媽說:「我還要努力活下去。」她也真的活過來了。
看到出院後失能狀況惡化到要介護度五的媽媽,我覺悟到自己今後只會愈來愈忙,「等我有時間」的時間不會到來。我等著自己有時間以後要做這個、做那個,心中隱隱期待著快點把照護工作給完成。然而,等待著「有空的時候」,就等同等待著與媽媽訣別的那一天。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唯有平時就盡量去實現自己想做的事。不是去期待「等我有時間」的那一天到來,而是以現有的條件,善盡每一個當下,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有了這樣的覺悟以後,我重新展開個別健身訓練和太極拳課,可以想見,日子又多了好幾倍的忙碌,而在這期間,我還出席了兩場太極拳大會。
媽媽即使健康惡化到要介護度五,老人家仍毫不氣餒的努力活著,我怎麼可以輸給她。我一面用手確認自己的腰腿肌肉,一面對自己信心喊話:「來吧!有了這一身肌肉,照護也不怕!」
照護是體力決勝負的作業,我這輩子就屬現在的腿力和臂力最強壯,面對媽媽的照護工作,我自己的生活態度也要堅強起來。
(摘自《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新自然主義出版)
作者簡介
米澤富美子
1938年生於大阪府。理論物理學家,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活躍於國際的非結晶物質(amorphous)專家。1996~1997年獲選為日本物理學會首位女性會長。
2005年以非晶半導體和液態金屬電腦類比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L'Oréal-UNESCO Awards for Women in Science)。著有《讓物理學家開口說物理》、《先邁出去再說:身為女性物理學者》、《猿勝子的生活方式》、《兩人編織的生活》等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