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台北文學.閱影展 凝結書頁間的感動

文/楊元鈴 |2017.05.27
1748觀看次
字級
《卡夫卡之洞》圖/光點台北提供
《卡夫卡的K》圖/光點台北提供
《鄉村醫生》圖/光點台北提供

文學電影是什麼?對許多喜歡電影的觀眾而言,不論是經典名著的全新改編、作家傳記的生命再現,文學與電影一直有著微妙的加乘關係,不僅讓我們看見了文字轉化為影像的真實可能性,在電影的重塑與詮釋中,也開啟關於文學與藝術的無盡思辯。以文學電影為主題,「二○一七台北文學.閱影展」選映十五部各具特色的中外佳作,從劇情、紀錄、動畫、科幻、驚悚等各種類型,到人文關懷、時代記憶、思想詰問、人性思索等多元主題論述,帶領觀眾進一步探索屬於文學與電影的、更豐富多元的閱讀可能性。

尋找自我生命的療癒

首先,根據義大利暢銷文學改編而成的開幕片《祝你有個甜美的夢》,也是曾榮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的大師馬可.貝洛奇歐的最新代表作。不僅被選為去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開幕片,更獲得義大利金像獎十項大獎提名,可說是義大利年度代表作。

這部電影以溫柔細膩的手法,娓娓敘述男主角如何在對母親的追憶中,尋找自我生命的療癒與出口,影片藉由童年甜美的記憶與義大利重大社會事件的對照,搭配多首七○年代的動聽金曲,在私密追憶與衝擊時代的捕捉中,也呈現了義大利十多年來的文化脈動。

根據海明威《流動的盛宴》啟發而成的《夜行盛宴》,則是完全跳脫原著,發展成當代巴黎青年的夜行探索,就像海明威所說:「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影片也提出了對當下城市文化的思索;改編自知名猶太作家沙勒姆阿雷徹姆著作的《編織愛情的詩光》,以細緻典雅的精準構圖、油畫般飽滿的絕美攝影,以及浪漫的詩句歌謠,訴盡童年初戀與成長情事,也彷彿讓夢境與記憶凝結於銀幕,留下惆悵喟歎;而西班牙片《繆思研究院》則游走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將藝術課堂中對繆思女神的詰問激辯,演變為對於愛情關係中的幽微辯證。

深具社會批判的角度

影展的焦點人物的部分,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卡夫卡,作品總是以充滿象徵直覺的手法,呈現生命的孤獨與疏離,卡夫卡的名字也自此成為「現代人的困惑」的代名詞。此次影展選映了動畫實驗版《鄉村醫生》,科幻電子版《卡夫卡之洞》,蒙古大漠版《卡夫卡的K》,帶領觀眾看見更不同的卡夫卡。另一位義大利電影大師巴索里尼的作品《一千零一夜》、《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等,則是根據中世紀經典改編而成的「生命三部曲」,分別以深具社會批判的角度,解構神話、剖析人性,賦予時代新意義。

此外,迎向新時代的閱讀,兩部紀錄片分別從電子書、書評、出版的角度,思考閱讀的發展趨勢,由馬丁史科西斯執導的《紐約書評:爭鳴五十年》,綿密論述了這本權威書評五十年來的閱讀論戰,以及對西方社會的重大影響;《Google任務:世界之腦》記錄Google計畫將全世界書籍電子化所引發的爭議,都提出了當前文化的深刻觀察。

在文字與影像的相互輝映中,文學電影將書頁間的感動凝結於銀幕,讓曾經光輝燦爛的作者身影再現,讓文化與思想的檢省留下紀錄,也讓我們在閱讀中,看見屬於自己的電影靈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