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2017.05.23
856觀看次
字級
七上八下 形容心裡慌亂不安,無所適從。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 圖/阿虫

七上八下

形容心裡慌亂不安,無所適從。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

原文:宋·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一:「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

七手八腳

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原文: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七出八沒

意指了悟透徹;通達無礙。

原文:宋.五祖法演禪師(?~1104):「有舌胡利,無口非啞。七出八沒,風流儒雅。」(《法演禪師語錄》卷上)

七情六欲

七情,佛教以喜、怒、憂、懼、愛、憎、欲為七情。依《禮記》的觀點指喜、怒、哀、懼、愛、惡、欲。

六欲,佛教認為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依《呂氏春秋》則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喜、怒、哀、樂和嗜欲等。

七零八落

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

原文:宋·惟白《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六:「無味之談,七零八落。」

七縱八橫

意指了悟透徹;通達無礙。

原文:唐.黃檗希運禪師(?~850):「我若放一線道,從汝七縱八橫。若不放過,不消一捏。」僧問:「放一線道時如何?」師曰:「七縱八橫。」

(《五燈會元》卷四)

七顛八倒

1.形容紛亂不堪;暈頭轉向。

2.意指逐妄迷真。

原文:唐末五代.雲門文偃禪師(864~949)。僧問:「如何是道?」師曰:「七顛八倒。」僧曰:「為什麼如此?」師曰:「一不得向,二不得開。」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