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俊(左)
圖/資料照片
做為一個佛教的門外漢,閱讀星雲大師的文章,卻常感親切有味,短短數百字就能給人很深的啟發。有時,上午讀了一篇,整天浸潤其中,行坐動靜反覆思索,受益匪淺。
我常想,大師用的字句淺白易懂,卻大有深意,是否也暗合了人間佛教的精義?
譬如,佛教經典深奧博大、卷帙浩繁,但市井常民未必有能力、時間鑽研,如果只是孤芳自賞,則佛教恐怕不能出山林之外,純屬個人的修行,無涉社會、民生。
大師歷經戰亂、貧困,不以一人的達道為已足,既見人世萬千苦難,不願做自了漢,慨然決心以佛法濟世。一方面創建慈善、公益、教育等事業,另一方面筆耕不輟,以文字感化人心,深入淺出,影響至鉅。
若論大師功業,既有寺廟、學校之「業」,亦有文章淑世之「功」。而立一家言,看似不見速效,但有形的建築終必朽壞,無形的理念卻永久常駐人心,縱橫百代,無遠弗屆。
《星雲大師全集》皇皇鉅著成書,內容3千餘萬字,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但有利於佛教研究與世道人心則一。謹為之序,並願更多人親近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