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前瞻計畫中,高雄捷運延伸環線,爭取到一千四百五十四億元,對於高雄人而言,或許應該感到高興,但是了解高雄生活型態的人,恐怕就不會這麼想了。
高雄捷運在通車以來,平均每年虧掉二十億元,數年就虧掉資本額。最近才因為土地增值轉虧為盈,整體的運量跟當初的計畫預期,還是有極大落差。
高雄人之所以不喜歡搭捷運,最重要的應該是接駁系統的不完善,畢竟目前的捷運雙線,能夠到達的地點有限,即使再蓋捷運,如果缺乏接駁系統,恐怕還是無法吸引民眾改變使用汽、機車的習慣。
蓋捷運,高雄還是需要配合款,以高雄的財政赤字高居全國,即使還有能力配合,面對無法賺錢的捷運,債留子孫勢所難免。
如果能將資源用在改善接駁系統,然後讓民眾願意改變習慣,以大眾運輸系統為主,這樣的花費將大幅降低,等到市民習慣改變,原本的捷運雙線真正賺錢,之後再蓋新的捷運系統,那不是更好嗎?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