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裡的感動 菩薩就在菜市場

文/吳一忠 |2017.05.03
1398觀看次
字級

文/吳一忠

住家附近有個傳統市場,從前是空軍眷村,居民稱為「兵仔市」。攤販清晨開市,八點半就打烊,也叫做「早市」。隨著眷村改建,舊房舍被鏟成一片空地。

我的生活作息不同,平時很少去逛,直到載孫女上學,發現簡易的棚架下,各式攤販林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肉蛋蔬果樣樣不缺。營運模式相同,售價又比別處便宜,莫怪眷村早已空盪無人,仍有居民一直光顧。

傳統市場熱絡的景象,和超商大異其趣,鄉下特有的人情味,更是冰冷大賣場所欠缺的,這或許是人潮不斷的主因吧!

某次我去買麵包,一位跛足的男子站在攤位前,老闆娘主動拿了麵包給他,但要他念「阿彌陀佛」,他隨即雙手合十,稱誦「阿彌陀佛」後拿了離開。我問老闆娘:「您是佛教徒嗎?為什麼要他念佛號呢?」老闆娘回答:「我是虔誠佛教徒,他是附近的鄰居,天生弱智,家境貧困,每天都到市場來。我會拿麵包或三明治給他裹腹,但希望他知恩惜福並結個佛緣,來生投胎善道,才會叫他稱念佛號。」

我很欽佩老闆娘的無相布施,她卻謙虛地說:「其實還有其他攤位同樣默默行善,像賣山東大餅、炒麵、水果、煎粿、三明治的,不但供應他餐點、水果,還會附送飲料呢。」

老闆娘一席話,讓我深受感動。在這個鄉野小鎮,社會的角落裡,有一群人正無私奉獻,他們不要掌聲,不求回報,但願眾生得離苦。人們常祈求觀世音聞聲救苦,原來菩薩隱於市,就在你我身旁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