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政府上台之後,整體的執政成績並不如預期,其中,經濟策略不明確是相當大的因素;如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兩度與美國總統川普見面,這當中的訊息,政府接收到了嗎?
對於一個大企業而言,怎麼賺到更多的錢,絕對是經營上的首要考量,而鴻海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所占的地位不言可喻,如果因為台灣的經濟面不如預期,導致鴻海必須有其他的布局,那也是必須接受的結果。
尤其,在這樣的接觸中,經濟部並不知情,背後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政府恐怕更應該仔細思考了。
其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鴻海的動作是否會影響台灣整體的經濟產業布局?還有,當鴻海的投資動作成真之後,是否會影響其他企業的布局?尤其以外資為主的台積電,在這波異動中,政府能掌握的又有多少?
台灣最需要的是大型投資案,最近幾年卻付之闕如,勢必會牽動整體的經濟產業鏈發展,也就是說,政府如果缺乏整體的經濟大戰略,至少也要有危機管理的意識,如果兩者皆無,那麼,要振興台灣的經濟,無疑是緣木求魚。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