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政府所提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基本上是為因應目前台灣內需不足、外貿消退所做的擴大內需政策,以帶動國內經濟動能,只能說是一短程公共工程計畫,並未具備「前瞻性」的產業經濟計畫。
近幾年來,高雄市的人口成長率幾乎接近零成長,人口老年化特別嚴重,對於需要轉乘的複雜運輸系統,較少使用,因此大眾運輸的捷運系統成本高,回收效益不具備合理性。
因此高雄市的基礎前瞻計畫項目,應該以增進產業發展有關的建設工程項目為優先,如建造七號國道工程項目,以解決二港口貨櫃運輸的瓶頸。
二港口外海第二期自貿區(綠能石化專區)的填海造陸工程。以改善並遷移仁大工業區的石化廠商,降低油管配送風險,提高石化外銷產值。
推動綠能交通系統,擴大汽機車加電站的設置,鼓勵電動汽機車的使用,降低高雄市的空汙風險。
建設高雄市新機場,以前瞻的視野,為將來航太產業及航空物流產業等定立基礎,也利於未來產品輕小化的運輸需求。
這是高雄市急需優先推動的基礎建設項目,能產生產業周邊效益與增加的就業機會,亦解決都市環境的空汙問題,是較單一捷運工程為優益多、長久、「錢用在刀口上」的建議。
有鑒於上述的工程項目,除部分綠能電力項目由高雄市政府負責相關,其他項目則應該由中央政府相關部會負責執行,也建請中央部會要負起南部產業發展的重責大任。
蔣權瀚(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