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說,她包的每顆水餃都夾帶對雙親的思念與感激。圖/黃煌權
【本報嘉義訊】嫁到嘉義縣義竹鄉的大陸新住民林舟,最近得知嘉義縣朴子市文化里長楊石旭經常幫助獨居老人及弱勢家庭,讓她憶起兒時父母親辛苦養育他們三兄妹的身影,決定包水餃送給獨居老人及弱勢家庭。雖然數量不多,但林舟說:「每顆水餃都包著我對雙親的思念與感激。」
今年三十八歲的林舟,九年前由福建嫁到台灣。為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她一年半前到朴子市南通路開設麵食攤,賣各種麵食及水餃。她說,剛開業生意不好,單日營業額最低只有五百元。
經過一年苦撐,林舟透過書本、電視及網路學習到更多元的料理技術,讓面積不到三坪的小攤位生意愈來愈好,假日單日營業額可達五千元,平日也有三千元,而且客人陸續成長中。
「兒時真的非常苦!」林舟邊拭淚、邊受訪說,家裡有三兄妹,她排行老二,兒時靠父親賣水果、母親打雜工的微薄收入長大;父親直到七十歲因肺部積水才在家養病,六十八歲的母親仍在工廠擔任廚工,至今靠勞力賺錢。
林舟說,她最近透過臉書看到楊石旭經常結合善心人士的力量,幫忙孤苦無依的獨居老人及邊緣戶,讓她想到兒時父母親拉拔他們的艱辛過程;基於同理心,她決定也為獨居老人、弱勢家庭出一份心力。
林舟表示,她每小時可包十盒水餃(兩百顆),預定每周送三十盒給三十戶獨居老人及邊緣戶;如果店裡的生意沒太忙,她會多包一些,送給更多人,將她對雙親的思念及感謝轉化為助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