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貴族… 戴木牌身分證 |2017.05.03 語音朗讀 3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從檜木身分證演變至今,防偽功能愈來愈進步。圖/洪上元 從檜木身分證演變至今,防偽功能愈來愈進步。圖/洪上元 從檜木身分證演變至今,防偽功能愈來愈進步。圖/洪上元 從檜木身分證演變至今,防偽功能愈來愈進步。圖/洪上元 【本報豐原訊】每個人都有身分證,但你知道早期先民們的身分證與現在大不同嗎?豐原戶政事務所近期舉辦「國民身分證變革與演進」展,展出從日據時代到近期身分證演變,從最早期用木片當作身分證,到後來以雞眼釘為防偽標籤、口號與統一編號等一系列沿革,甚至以往的印鑑證明等,讓人從中了解身分證演進史。 豐原戶政事務所長林豪爵說,原本的戶政文物館設址豐原,在廢除後,所有的價值文物都改由戶政事務所收藏。 其中最特別的是碩果僅存的檜木製身分證,不但是全台最早、也僅此一張的木質身分證,上面持有人是蔡氏彩,珍貴檜木上頭可看出用刀刻畫痕跡,相信這在當時必定是身分尊貴的人,因為一般平民不可能擁有。 時代背景 表露無遺 國民政府初發身分證時,指紋也要登記。隨著日治時代結束,三十五年第一次發給身分證,那時僅有中央及省級公務員可率先取得,隔年才發給一般民眾,當時甚至還有標記血型、職業、出生別等項目,並且用「o、v」等符號來代表個人的指紋,其中類似同心圓的「斗」狀紋路,以「o」標記,有如畚箕狀的「箕」狀紋路以「v」紀錄,但因戰亂並未確實執行。 到了四十三年首次全面換發身分證,領證年齡也從十八歲降至十四歲,同時由原本橫式書寫改成直式,顏色也由白變為藍,相比首次的證件,少了指紋、家屬、公民資格、義務勞動、與寄籍等欄位,但多了一項類似現有身分證號的「口號」,並在照片下方加上「雞眼釘」,這是最早的防偽手法,可見當時已經有人偽造文書。 5次換發 防偽升級 身分證前後共五次換發,增加防偽成為主要功能。在五十四年第二次時換發時,身分證才因性別區別顏色,當時男生為淺綠、女生為橘紅,證件編號除了各地的「口號」外,並新增統一編號,由九碼增加第十位檢碼,但在六十四年第三次換發時就廢除了「口號」,改為統一編號。 到七十五年第四次變更時,大量減少出生別、血型、戶口校正、備蓋戳記、戶籍記事等六欄,這時男生是土黃色,女生則是粉紅色,八十五年時全面更改成電腦列印,九十四年改成現今身分證件格式,主要為全面封膠並加入多達二十一種防偽技術。 為了降低身分證偽(變)造情事發生,內政部研擬發行「晶片國民身分證」,要加強防偽變造並整合多卡合一,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我的身分證又要成為歷史了。 前一篇文章 孝親餃子 新住民做給獨老吃 下一篇文章 政壇72變 誰的造型最夢幻 熱門新聞 01國防部軍備局第205廠 參訪佛光山2025.10.1802佛光山、佛光會馳援 各類家電、毛毯送光復區2025.10.1803如水的歌聲2025.10.1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5【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6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07【點心時間】美味豆花心花開2025.10.1808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09紐約跨宗教慶祝印度排燈節 佛光山與會2025.10.2010祈福.勝尾寺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新壽放手 輝達落腳北士科解套高市早苗 日本首位女首相川普逼澤倫斯基割地 接受俄國終戰條件衣索比亞女孩 滑板翻轉未來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 得票率破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