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日前宣布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暫緩一年實施,從原定一○七學年延至一○八學年,為了使新課綱正式實施時,更能落實於教學場域,教部邀集專家學者編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實務工作手冊」(以下簡稱課程實務工作手冊),蒐集前導學校的實務經驗,以及試行新課綱後有心得的學校,即日起提供線上檢閱,各校可作為參考,找出校內最適合開設的選修課程。
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表示,課綱雖然延後上路,但將會持續推動高中「校訂選修」,從現行一百四十八所前導學校,下學年度擴增一倍,另規畫科技領域前導學校,也編列預算支持學校接軌新課綱。
該課程實務工作手冊共分為八篇、四十七章,就「新課綱課程理念與課程架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設置與運作」、「學校課程計畫的發展」、「校訂課程的規畫與實施」、「適性與統整型課程的規畫與實施」、「師資調配與專業支持」、「教學資源開發與運用」、「學生選課諮詢輔導」等面向專章說明。
主要可以協助學校在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後,進行校訂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等課程規畫,提供不同類型課程科目實施的範例,盼能幫助各所學校在新課綱的推動上,更得心應手,更有助於體現新課綱的實質精神。
此外,新課綱強調課程發展及規畫的跨科整合,該手冊也提供課程範例,協助學校有效開發與運用地方特色,應用社區特性、社教場館、休閒場域、在地產業文化、人文遺產資源、生態環境等,將「社區利基資源資本」轉化為「特色課程發展資本」,實踐學校特色課程,發展出學校的不同特色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