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潮來潮往,白天黑夜,日出日落。」年歲漸長,愈可從這些自然現象中感受到人生的變化,久而久之,即能以平常心淡然處之。回想以前未經世事,初遇生離死別的場面時,內心的哀怨悲戚無可言喻,總是無法逃脫那張自織「捨不得、放不開」的心網。
再怎麼不願意接受這些人生的安排,再怎麼與命運對決,都無法從中獲得勝利,想打打不贏,想躲躲不掉,只能任由其發展。能在即定的發展中,心境隨緣,自在安適,凡事不強求,人生的路才會走得寬闊,生活才會幸福快樂,這是我近幾年的體會,也是我長年維持活力,生活無礙的祕方。
記得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死亡」這件事,是在我讀國中三年級那一年,雖之前也看過鄰家長輩往生喪葬場面,但真正體會到「人」離開,是最疼愛我的阿嬤過世時,當時大人忙著籌辦阿嬤的後事,在一旁的我心裡開始疑惑「前兩天不是還好好的嗎?人為什麼會死呢?不是說長命百歲嗎?」該怎麼解我心中疑惑呢?好像沒有人可以告訴我,而我只能在客廳的牆面上看著相片緬懷阿嬤。
日子就這麼推進著,之後從一些親朋好友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中,漸漸忘了對死亡的疑惑。每到醫院去看這些新生兒,隔著玻璃窗,嬰兒房裡手舞足蹈、喝飽即能滿足的可愛模樣,都有種莫名的歡喜感,這些在父母親及長輩的期待下來到世的孩子們,來時空空如也,成長階段各有不同的造化,能夠一世平安健康幸福大有人在,當然也會有窮途潦倒、一生貧困者,真是所謂的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父母親給你一個完整的生命,但後續發展的關鍵則是在於自己是否用心努力。
所以正如花開花落、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體認來去是必然的哲理,「來勿喜,去也勿憂」,生死好壞坦然以對,認真地過好當下的每一刻,好好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相信日子必然平平安安無煩無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