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日前接受路透訪問表示「不排除與川普總統再次通電話」。川普在第二天同樣接受路透訪問,竟明白表示「因為不想給中國主席習近平製造問題」,無意跟蔡總統再通話。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強調,本來就沒有規畫要跟川普通電話,蔡總統是被動回答路透提問,並非主動挑起這個議題。川普如此直接拒絕,確實給人打臉的感覺。既然川普話都講得這麼白了蔡政府必須從川普的話裡頭,聽出台美貿易甚至台中美三邊關係已出現了新的挑戰。政府要思考如何因應這樣的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
國內外的專家近日已紛紛提醒蔡總統,兩岸及對美政策都必須提高注意。行政院前院長陳冲日前以《如砥如矢的世界不再》為題發表演講指出,最近美國的貿易及匯率報告都「明顯對台灣有非常強烈的針對性」,全球貿易戰已箭在弦上,台灣一定要對此局勢變化有敏銳的警覺性。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對美方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包括五十八個國家與歐盟、台灣、香港等經濟體,公布了《二○一七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美國談及台灣的篇幅竟然是新加坡的四倍之多,足見美方對台美經貿的「關切」與「不滿」之深,政府對此切勿掉以輕心;陳冲推斷,美國對台的貿易制裁手段恐怕不會手軟,「台灣不可對美國寄望太多」。
這份報告明確點名台灣的美豬、美牛、稻米採購等貿易問題;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已幾乎是無法逃避的課題,而國內的民意對此仍持續強烈反彈。如何在外部與內部的壓力間取得平衡甚至妥協,政府必須及早提出對策。
政府必須認清,雖《美國對外貿易法》行之有年,但在九○年代之後,漸漸沒有那麼嚴格的執行。而川普在「美國第一」的最高原則下,八○年代經常帶給台灣高度壓力的法案,如「二○一條款」(主要是提高關稅)和「三○一條款」(貿易報復手段)和「超級三○一條款」(外國貿易障礙)等又有「復出」的跡像,台美貿易關係會出現什麼變化,令人十分擔心。
前美國前駐北京大使芮效儉日前在一場華府的智庫研討會中,呼籲台灣要避免過度依賴美方;以免美國在現實考量下,選擇放棄台灣而受到傷害。這是近期美方人士最直接且善意的提醒。
生於南京的芮效儉,一家人都與中國有相當的淵源。他的父親芮陶庵是金陵大學的教授,哥哥芮效衛是芝加哥大學著名的漢學家,芮效儉是美國外交界知名的「中國通」,對美國與中國大陸都有深刻的了解,他的建言與提醒,極有價值。針對兩岸關係,芮效儉認為,目前可說是陷入了僵局,「而這種僵局可能對未來的雙邊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無論是美國貿易報告對台灣的高度警示,或者是在川普與習近平建立了新的合作機制後,台中美三邊關係可能出現的新變化,台灣面對的挑戰可說是極為艱鉅;英全政府必須做好準備,妥善因應這全新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