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故事】 靜巷裡的梁實秋故居

圖與文/丹青 |2017.04.25
2333觀看次
字級
走入熱鬧的師大商圈,大概並不多人知道,商圈邊緣,相對靜謐的雲和街巷內,有一新整修沒幾年的日式房舍,是市定古蹟「梁實秋故居」。 圖/丹青

文/丹青

走入熱鬧的師大商圈,大概並不多人知道,商圈邊緣,相對靜謐的雲和街巷內,有一新整修沒幾年的日式房舍,是市定古蹟「梁實秋故居」。

提到梁實秋先生(一九○三~一九八七),大概現今四十歲以上的青、壯年者,都會很熟悉。當年國、高中以上的學生,大概都用過遠東版的英漢字典或大辭典,此字、辭典上掛名主編的都是梁實秋先生;而三、四十年以前,大學生或文藝青年,也把梁實秋的《雅舍小品》當作散文經典來閱讀。

至於學術或翻譯界人士,則奉梁實秋先生為大師,因為他不僅翻譯了《莎士比亞全集》及許多西洋文學名作,也在師大培育了不少人才。梁實秋先生的學術、文學地位,在四、五十年前的國內,實在是數一數二的頂尖人物,以致連他逝世那天,在病床上寫下的紙條:「氧!給我更多的氧!」都成為報紙的頭題。

梁實秋先生著名的散文《雅舍小品》,其「雅舍」是指他抗戰期間在四川北碚的居所名稱,但他來台後幾個居所,也常以「雅舍」自稱。目前雲和街的「梁實秋故居」,是他來台後,擔任省立師範學院(今台師大)英語系教授時,由學校分配的職務宿舍。此宿舍建於一九三三年,為台師大前身的台北高等學校所有,首任入住者,即該校英語科老師富田義介;光復後,由台師大接收,梁實秋即是在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九年之間入住於此。

七○、八○年代後,師大許多老宿舍日漸改建,發售給教職員工,但此宿舍因梁實秋先生住過,二○○三年台北市政府以:一、梁實秋教授作育英才無數,尤其主編英漢辭典與中學英文課本,引進KK音標,影響深遠;其散文集膾炙人口,所譯《莎士比亞全集》更提升國人對西洋文學之鑑賞水準。二、本建物以日式木構,夾處於鬧市中,獨具風味,具保存價值等兩大理由,指定為市定古蹟。

但,房舍因年久失修,不僅牆壁倒塌,且破損情形嚴重;故台師大費多年調查研究並整修,於近年整修完畢,命名為「梁實秋故居」,已於年前委外經營。

此故居盡量維持梁實秋居住時樣貌,為日據時期中流階級模仿上流社會的住宅「和洋二館」形式,其特色之一,是具有洋式的接待空間,而且,庭院那株梁實秋先生最懷念的麵包樹,依舊保存,還是樹蔭滿地。

故居除展示梁實秋生前事蹟及部分作品外,亦開放部分空間當藝文展覽及文創商品陳列、展售,而且已算是老屋重建的名人故居裡,最沒餐飲供應等商業氣息的地方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