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課堂沉默 翻轉台灣教育

吳昌崙(台南市/全訊科技副總經理) |2017.04.25
1155觀看次
字級

近來受邀至幾所大學,參加系所課程諮詢會議,發現教育單位正推行的工作方針,內含不少隱憂,恐影響下一世代的學養素質。

為了鼓吹跨領域學習,一方面增加通識教育學分,另一方面卻又修改法規降低畢業學分,其原意是希望讓學生能擁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大多數學生修課,只願意達到最低門檻,遑論在必修之外,選修所謂的「營養學分」充數,造成「博而不雅、通而非才」的反效果。

如此,導致產業界在徵才履歷表上,看到愈來愈多社會新鮮人拿著最低畢業學分,想爭取更高的薪資待遇。建議的做法是維持較高的畢業學分,但精簡必修科目,配合實施職能性向分析和輔導,以學程模組來引導學生選修有興趣的科目,達到適才適性的目標。

儘管國文和英文列為必修科目,但學生的表述能力卻呈現退化,各校不得不另訂自費英語能力檢定認證條款,但英語檢定成績與面對外國人敢不敢開口,是兩碼子的事。

而企業端因新進員工在專案簡報、接洽外國客戶和閱讀原文操作手冊方面,能力不足,不得已在招募流程中,祭出英文筆試項目。其實,這反映出現行語文教學模式,已不符時代需求。尤其對技職體系而言,建議各系所應整合專業領域知識,自編語文教材,使課程更具特色和實用性,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以考試為主的單向輸入式教學,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從不提問或參與討論,而且在聽演講時打瞌睡,更是司空見慣。台灣的教育已到了需要從根改造的地步,而翻轉教育首要打破課堂上的沉默。

吳昌崙(台南市/全訊科技副總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