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宇宙間生存,要懂得謙卑,要和宇宙自然和平相處,建立「同體共生」的關係。因為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緣起」,生命要靠彼此相互依存的因緣關係才能存在。可以說,我們日常的食衣住行乃至育樂等,都是由十方眾生的因緣共同成就,所以我們應該心懷感恩。圖/新華社
人在宇宙間生存,要懂得謙卑,要和宇宙自然和平相處,建立「同體共生」的關係。因為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緣起」,生命要靠彼此相互依存的因緣關係才能存在。可以說,我們日常的食衣住行乃至育樂等,都是由十方眾生的因緣共同成就,所以我們應該心懷感恩。
此外,大自然的鳥叫蟲鳴、鳶飛魚躍,使我們置身在多采多姿的世界中。乃至我們的生活裡離不開陽光、空氣、水等自然的資源,所以自然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自然不但孕育了生命,自然本身也有生命,因為「生命」的定義不在於一息尚存,而在於是否具有「用」的價值。山河大地等能夠為人所用,於人有用就有生命,所以自然界的鳥叫蟲鳴、飛瀑流泉、萬紫千紅、綠葉婆娑,觸目所及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都有活潑潑的生命。甚至如果我們用心領悟,宇宙中的森羅萬象哪一樣不是從自己的生命中自然流出?所以我們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珍惜自然,人類可以利用自然,但不能剝奪自然,否則大自然也會向人類反撲。因此談到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首先應該從愛護大自然做起,也就是要重視環保。
總而言之,我們生存在地球上,就應該愛護地球,地球的河流、大海、森林、高山、動物等,其實也如同人體的組織一樣,例如,河流如血脈,川流不息,可以順利運送養份;大海如腎臟,保持潔淨,可以發揮新陳代謝的功能;森林如心肺,減少砍伐,可以做良好的空氣調節;高山如骨骼,減少挖掘破壞,可以保持地球水土的均衡;動物如細胞,不去捕獵殺戮,可以維護生態的平衡。大地的資源能夠維護長久,後代的子子孫孫才能在地球上安居樂業;也唯有珍惜大自然的資源,人類才能在地球上永續生存。
──節錄自《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冊,〈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