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藝術展 28日移師蘭陽別院

杜憲昌 |2017.04.18
1199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與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二○一七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繼淡江大學首展之後,二十八日將移師到佛光大學城區部(佛光山蘭陽別院)進行今年度第二場校園巡展,開展當日將有一場專題講座,邀請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蘇伯民主講「敦煌石窟的保護與修復」。

敦煌石窟藝術是世界現存連續營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也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唐代及唐以前的繪畫真跡幾已無存,僅能透過古文獻中的文字,想像當時畫家畫風與技法,而敦煌石窟藝術則為中國美術研究,提供時代確鑿又可靠的實物材料。同時亦具象記載四至十四世紀佛教與佛教藝術發展及中國化的過程,清楚反映當時中國與歐亞文明及民族的互動與交流,不僅具有珍貴藝術價值,更記錄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

展覽有四個部分,其中「漫漫絲路」是以照片、圖表等形式,介紹絲路起源與佛教發展簡史。「莊嚴佛宮」展示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數十幅壁畫,以分析美術形式與佛教典故。「敦煌萬象」透過壁畫表現介紹包括婚嫁禮儀、五行八作、天文曆法、度量衡等時代風俗與生活面貌。「沙漠瑰寶」詳細解釋敦煌石窟的製作工藝、繪製材料與開鑿因緣。

另外,為迎合年輕人的觀展偏好,主辦單位特別製作四段影片於現場播放,除介紹敦煌今貌、岩彩顏料製作流程,及「捨身飼虎」、「降魔成道」等經變圖的觀賞方法,參觀者可筆勾畫的手勢圖案,體會敦煌壁畫的線描演變,增進對敦煌石窟藝術的認識;展出時間至五月十四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