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彰化縣傳統民工藝美術的踏查

林明德 |2017.04.11
1980觀看次
字級

彰化縣位於台灣中西部,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明清之際,先民渡海來台,除了開疆闢土之外,同時將原鄉的傳統技藝傳入。乾隆年間(1784)鹿港與泉州蚶江對渡後,商賈雲集。嘉慶年間是鹿港八郊的極盛時期,咸豐、同治年間,鹿港的手工藝始蓬勃興起,並且開枝散葉,分布全縣。

經過歷史的演變與累積,為彰化地區留下豐沛的文化歷史資源,並成為人文彰化的豐厚底蘊。一九九五年,左羊工作室黃志農開風氣之先,推動彰化縣民間工藝人力資源調查》,為傳統工藝留下珍貴的紀錄。二○○六年,康丁源《彰化縣傳統工藝美術普查推廣計畫》之修訂普查資料,登錄有九十位工藝家。歷經十年,社會驟變,傳承中斷等等問題紛紛浮現。

有鑑於此,二○一六年,彰化縣政府推出「彰化縣傳統藝術—傳統工藝美術普查案」,期望在上述基礎上,進行踏查、檢核,確實反應傳統工藝現況,為無形文化資產提供最新資訊,以作為文化政策的參考。

本計畫由我與吳明德帶領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研究生進行踏查,範圍包括彰化八大生活圈二十六個鄉鎮市,即:

一、彰化生活圈:彰化、芬園、花壇;二、和美生活圈:和美、伸港、線西;三、鹿港生活圈:鹿港、福興、秀水;四、員林生活圈:員林、大村、永靖;五、溪湖生活圈:溪湖、埔鹽、埔心;六、二林生活圈:二林、大城、芳苑、竹塘;七、北斗生活圈:北斗、田尾、溪州、埤頭;八、田中生活圈:田中、社頭、二水。

依據普查表,分傳統工藝美術為:木工藝、竹籐工藝、陶瓷工藝、玻璃工藝、金屬工藝、玉石工藝、彩繪工藝、漆工藝、纖維工藝、紙屬工藝、針線工藝、泥作工藝、其他等十三類。

經過一年的田調,全縣傳統工藝美術地圖終於顯影,共有十二類,一百三十八人;其中鹿港計有十類八十四人,是以證明「鹿港工藝」名不虛傳。

令人遺憾的是二○○六年的普查表九十人,已有八人往生,包括:木作鹿港施坤玉;粧佛—鹿港吳清波、黃勝雄;燈籠編製—鹿港詹娟、吳敦厚;纏花—鹿港梁洪雯;毛筆製作—鹿港張金塗;石硯雕刻—二水董英豐。當中有四家父傳子或師傳徒,其餘皆中斷。

從《彰化縣工藝傳承概況分析表》可知,工藝十三類,獨缺玻璃工藝一類,當中泥作、針線、紙屬工藝,也極為薄弱。一九八五年,教育部發布「民族藝術薪傳獎」,共舉辦了十屆,計一百三十二人及四十二個團體得獎;一九八九、一九九八年,教育部仿照日本、韓國的「人間國寶」、「國家文化財」的精神,設置「重要民族藝術藝師」制度,象徵國家最高榮譽,選出十三位「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二○○四年,由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動的「台灣工藝之家」(2004~2012),彰化就有十四人獲得授證並且正式掛牌;二○一一年,鹿港三大工藝家施至輝、陳萬能、施鎮洋分別榮獲重要傳統藝術,戴上「人間國寶」的桂冠,且展開傳承計畫。至於民間藝人傳承家業的更是不乏其人,如:傳統彩繪—和美陳穎派;石硯雕刻—二水董坐等。

值得一提的是影響深遠的「鹿港魯班公宴」(1996~),二○○八年獲彰化縣政府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信仰類」。每年由朝陽鹿港協會辦理,是工藝界為巧聖先師魯班公誕辰(農曆五月七日)而舉辦的活動,主要內容為「工藝作品宴祖師」,邀請的工藝家,包括:人間國寶、國家工藝成就獎、薪傳獎、傳統工藝獎等大師級的作品。活動結合傳統工藝與宗教信仰,累積豐厚的經驗與資源,確實鼓舞了不少傳統工藝美術家。

經過一年多的踏查,我們既清楚彰化縣八大生活圈二十六個鄉鎮市傳統工藝美術的生態,也建構了一張清晰的地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