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讀書風氣盛。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3C時代,人們似乎很容易聯想到書市慘淡,但在法國不然。法國人平均每年閱讀二十本書,更恨時間不夠多,如果每周多放假一天,不少人希望用來讀書,而不是看電影。
民調機構易普索(Ipsos)上月替法國國家圖書中心(CNL)做的調查顯示,即使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普及率高,法國人仍愈來愈喜歡閱讀,去年每人平均讀了二十本書,比前年的十六本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幅度不小。
這二十本書,包括十七本紙本書和三本電子書。近七成法國人習慣只讀紙本書,二成二的人兩種都讀。
調查顯示,法國人閱讀的動力首先來自增長知識,其次才是消遣、轉換心情和放鬆。調查還顯示,六成讀者認為,若每周多一天假日,除了與朋友出遊,最想做的就是看書,更勝於逛博物館、看電影或看電視。
法國讀書風氣盛行,從陣容龐大的文學獎可見一斑;重要文學獎項多集中在十、十一月揭曉,包括龔固爾獎、費米納獎、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等,不勝枚舉。
出版社會替得獎書加上紅色書腰,以白色字體寫上獎項名稱。無論是哪家出版社出品,書腰看起來都差不多樸素,沒有特別的美術設計,也不會有令人眼花撩亂的「名人推薦」,但對刺激銷量很有幫助。
例如作家薩爾瓦伊爾作品《不哭》,一開始只賣六千冊,獲得龔固爾獎後很快增加到二十三萬冊。
上月落幕的巴黎國際書展也十分盛大,吸引多達四十五國、一千二百家廠商參與。
法國流行的耶誕禮物不只玩具、3C產品,還有書,尤其是得獎書;每到年底,媒體總會推出一張禮物書的建議清單。
一位巴黎居民說:「從上班、上學時用的電腦、通勤時玩的手機,到回家後看的電視、周末去的電影院,視線好像只是在大小不同的螢幕間來回移動,久了也會厭倦,我們還是需要真正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