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不是為了痛苦。當一個人老了,卻發現一輩子過得並不快樂,或者這一輩子算白過了,才是人生最無奈的悲哀。
去年的重陽節,我去看望一位百歲老人。老太太一頭銀髮,身穿大紅團花唐裝,盤腿坐在灑滿陽光炕頭上,身旁放著個針線笸籮,正在用布頭做憨態可掬的小老虎。什麼是神仙中人?我感覺老太太就是。寒暄中,她那開朗、樂觀的心態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最令人難忘的是她的笑容,坦然、慈祥、溫暖,如深秋季節的夕陽,盡情散發著生命的餘輝。
這位長壽老人,經歷十分坎坷,戰爭年代失去了丈夫,困難年月到處流浪討過飯,子女也都先她離開人世。但老人卻一直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對待人生的苦難。用她的話說,就是「什麼時候都不自個兒跟自個兒過不去」。在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看不到苦難留下的痕跡,有的是對人生通透的理解。
人活著不可能沒有痛苦。然而,苦難和挫折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酸甜苦辣都是生命應該品嘗的滋味,生老病死都是沒有人能抗拒的自然規律。理解了這些,還有什麼想不通,看不開的呢?
有人說,沒有痛苦就不是完整的人生。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如意,我們應該勇敢地走出命運的陰影,主動站到陽光下面去。就像普希金的一首詩寫的那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現今總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將變得可愛!
過去了的,就讓他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