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剪刀手謝寧八歲愛上剪紙,憑著一雙巧手,讓平凡紙張變神奇的才華,去年被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發現,獲邀跳級就讀,今年九月,十七歲的他就將遠赴英國求學。
謝寧求學過程一度感到挫折,卻做自己全心熱愛的事,從而充分發揮天賦,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闖出一片天。
我們應了解,僅以智育分數表現,來論斷孩子未來,也太過早下定論,點燃孩子亮點,仍然可以成就每個孩子。
愛爾蘭詩人葉慈曾云:「教育不是裝滿一壺水,而是點亮每個孩子心中的蠟燭,讓他發光、發熱。」
盼望學校發展多元教育,協助孩子開展多元智慧,成為孩子的貴人,讓孩子有不一樣的人生。
當父母發覺孩子找到優勢和特質時,應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從心支持,不要再強求智育表現,適時放手把人生畫布的筆交給孩子,讓他們都能充分發揮天賦,快樂成長,各頂頭上一片天。
小楊(桃園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