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筍素翅餃
圖/史蒂芬
學過國畫的人都知道,竹子的構圖是由寫竿、出枝、布葉、點節組合而成的,且隨著晴竹、雨竹、風竹的布局,能夠有不同的意境,聊以抒發心境。但是聰明的中國人,除了在藝術上明瞭它的勁秀風姿外,品嘗竹筍時所感受到的境界,總是遠比外國人要深切得多。
圖/史蒂芬
文/史蒂芬
學過國畫的人都知道,竹子的構圖是由寫竿、出枝、布葉、點節組合而成的,且隨著晴竹、雨竹、風竹的布局,能夠有不同的意境,聊以抒發心境。但是聰明的中國人,除了在藝術上明瞭它的勁秀風姿外,品嘗竹筍時所感受到的境界,總是遠比外國人要深切得多。
例如蘇東坡就曾寫道:「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來歌頌竹子。結果坊間食肆,卻只擷取這首詩的前幾句,以為筍跟肉是絕配,硬是把清麗的竹筍,染上了葷膩,真讓人感到惋惜。
相對地,宋朝的黃庭堅,也有一詩。內文是:「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需,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所以我們在吃筍時,倒不如把握它的滋味跟特質,充分發揮在各種食品上,反而能沾點風雅之氣,豈不樂乎?
近年來,素食港點的風潮,十分流行。不過,要在家裡自己弄來吃,似乎就不容易了。其實港點的做法,目前已經千奇百有,作法不拘。不過素港點一定得用豆包漿或素肉來做嗎?也未必。就好像這回的主題「竹筍」,因有著脆爽、甘美的特質,拿來做為點心,簡直是合適至極。
例如四季上菜市場時,若有看到嫩筍應市,無論是麻筍、綠竹筍、烏殼綠竹筍、孟宗筍,不妨多買一些煮熟冰鎮,除了涼食甜嫩如梨,多餘的熟筍,切絲跟素翅(也就是海藻抽出物作的水翅)、香菇絲一起共炒,包進生菜包來吃,也是待客好菜。
若要做成點心,建議有三種方式。一是購買市售的河粉捲,把嫩筍素翅包入後蒸熱,上面撒芝麻點綴,便是十分別致的台式腸粉。二是做成蒸餃,因傳統的燒賣皮,操作不易,手藝不靈的話,反而麻煩。轉念改個法子,將市售餃子皮桿薄,扣出圓形再包,如此能微微透出餡的模樣,吃起來皮薄餡多,就更美了。
最後一種,則是包成小包子,一般餐廳有小籠青江菜包、薺菜包出售,但用嫩筍素翅來做,口味更是一新耳目。拿來給孩子當早餐、午後做茶食,相信咬下去肯定充滿驚喜,又能感受到竹筍予人的別致味蕾體驗。
【嫩筍素翅】
材料:
素翅50g(乾,需水發好)、熟筍350g、香菇絲6朵、素高湯1杯(註)、鹽、白胡椒、烏醋、麻油適量(如果要做成包子,請留下少許湯汁勾芡冰凝,比較好舀。)
作法:
❶素翅泡水瀝乾備用,熟筍切細絲(若要當點心餡料,請在切絲後,略斬短一些,才容易包)。
❷把漂好擠乾的香菇,入油鍋先炒出香味。再把筍、素翅、高湯入鍋共煮約10分鐘收乾汁液。
❸最後,放鹽調味炒勻,滴入適量麻油、白胡椒、烏醋,即可盛盤供食。
註:素高湯可以罐頭高湯或菇高湯隨意使用,若都沒有,就取香菇調味粉1茶匙、醬油1小匙,加水調溶使用。
【嫩筍素翅小包】
麵皮食材:
中筋麵粉300g、糖50g、油1大匙、無鋁泡打粉1小匙(如無可免)、水150g、酵母11g(此配方也可當港式蓮蓉包、奶皇包的外皮,但砂糖要減成35g)
作法:
❶將溫水融入砂糖,再放酵母粉,待表面浮起白沫,就倒入跟泡打粉篩過的麵粉攪拌成團,然後醒40分鐘。
❷把麵團分成25份,每份包進一大匙內餡,再醒40分鐘,再入鍋以大火蒸6分鐘即可。
【嫩筍素翅餃】
麵皮食材:市售餃子皮約20片
作法:
將餃子皮用麵棒桿薄,大約呈一半厚度。然後取模型或空罐頭扣出圓形。包入餡料,以大火蒸4~5分鐘即可。
小叮嚀:
如果沒有模型的人,可以切成大約的圓形片狀,包好餡後,再以廚房剪刀修齊外觀即可。當然,您也可以自製燒賣皮,材料是麵粉220g、雞蛋5個、鹼水半小匙、鹽半小匙,揉透醒好,再桿成皮即可變成燒賣皮。此外,一般有的人會以餛飩皮修圓代替,也是可以,但皮較不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