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升學壓力常讓學子苦不堪言,專家表示,歐美已有許多研究指出,音樂不但能舒緩情緒,獨特的療癒性更能帶給人們很多情緒和精神方面的幫助。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昨天表示,兒童節即將到來,很多遊樂場所祭出優惠,要幫孩子「紓壓」。但學子每天累積壓力感,需要靠學校、家長、孩子三方共同尋找最好的紓壓方式。
張自強說,孩子們在學校上課,可利用下課時間做運動,讓身體有充分活動量,平衡整天的課堂負荷。家長們幫孩子選擇才藝班時,也可以考慮能成為紓壓工具的音樂類或運動型。
音樂老師李讚洋表示,鼓勵孩子學習音樂,重點不在於要念音樂班或比賽,而是透過音樂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以弦樂器來說,演奏過程中眼睛要看譜、手拉弓、腳跟著打拍子。整個流程對孩子們的大腦及手指小肌肉都是很有效的刺激及訓練。
李讚洋表示,有德國科學家曾說過,演奏音樂證實能增加大腦胼胝體的容量與活動,在學術和社會環境裡更有效、有創意的解決問題。
張自強表示,孩子們無法避免升學的壓力,但是他們可以透過音樂學習,培養休閒嗜好與情緒管理,當面對壓力時,能有更好的紓壓與適應能力,在孩童時期能快樂地學習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