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建功國小五年級小朋友(圖/記者曹麗蕙)的「我最『麥』力」計畫,獲得金車文教基金會「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表揚,贏得特別獎殊榮,今年將前往馬來西亞參與兒少會議。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小學童如何發揮自身力量,改變世界?台中市建功國小五年級小朋友(圖/記者曹麗蕙),三年前在媒體上發現台灣面臨食安與糧食自給率下降危機,決定在學校頂樓空地實際種植小麥,除了推廣大家多食用台灣本土小麥等雜糧作物外,還探討台灣農業自足議題和友善農法的重要,讓他們的「我最『麥』力」計畫,獲得金車文教基金會「愛讓世界轉動,兒少公益行動」表揚,贏得特別獎殊榮,今年將前往馬來西亞參與兒少會議。
從三年級「開心農場」認識並種植台灣本土雜糧作物,到四年級「麥擱來了」、升上五年級的「我最『麥』力」,建功國小何翊華、陳惟蓁等七人組成的「冒險部落」團隊三年堅持不輟,除了原本的小麥等雜糧作,還開始嘗試栽種小米和紅藜,以更深一層認識原住民文化。
何翊華表示,在台灣種植小麥不容易,一周都要到頂樓巡視三次,親自拔雜草、用廚餘施肥等,但常常種植失敗,還會被小鳥、老鼠吃掉,讓他們體會到農夫耕作的辛苦。而他們也將種出的種子,命名為希望種子,期盼能年年播種,並把長出的麥穗製成胸章。
何翊華說,「除了身體力行耕作,我們也關心市場上的小麥成品,新聞曾報導市售麵粉會摻雜黃豆粉,所以現我們也懂得要關注麵粉包裝上標示的小麥比例。」
金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曾清芸表示,建功國小孩子執行力很強,不僅探討糧食危機、農業自足等國際議題,還化為實際的在地行動,因而得獎。
此外,金車今年頒發五組特優、九組優選、九組佳作獎。其中,高雄忠義國小的「為愛發聲——國際移工劇團」獲得特優獎。參與的學生廖惠鈺表示,他們看到了家事、工廠、漁穫等國際移工在台灣的處境,「包括受到雇主不平等對待、僅有少量的休息時間、只能睡在狹小的空間、吃雇主的剩飯等」,而他們希望透過一幕幕表演,傳達給觀眾應重視移工人權的觀念,並打造台灣友善國際移工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