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左女右:右邊的母鳥一身淡黃羽裳,雙翼為灰褐色
,很容易分辨。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每年隨春天來臨
的金鶯,一身亮麗
金橘,如窗邊閃現
一道金色光芒。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文/林心雅(Hsin-ya Lin)
跟隨春天的腳步來臨
看看月曆,驚覺轉眼已近三月中旬。心中開始企盼著,自去年九月中旬至今,經過了漫漫半年的等待,再過幾天,Oriole就會現身了吧……
Oriole是誰呢?
牠們是我們家後院的候鳥嘉賓,有個好聽的中文名稱「金鶯」:女生身著清雅的淡黃羽裳,男生則穿著一襲亮麗的金色羽衣,特別吸睛;無論雌雄身形都穠纖合度,有著長長尾巴。如同盡忠職守的報春鳥,當牠們現身之際,我就知道,春天真的來臨了。
很喜歡這種小鳥。更精確地說,不但喜歡,曾有一度簡直到了迷戀的程度──終日守候窗邊,就為了拍攝牠們倏忽來去的美麗倩影。每當牠們翩翩到來,如何也掩藏不了的那一身耀眼奪目的金黃羽衣,就彷彿一道金色陽光般的,照亮了窗口。
糖水屋的誘惑
應該是在十年前的春天,第一次瞥見金鶯飛掠後院的身影。牠輕巧地攀附在屋簷下懸吊著的一只蜂鳥糖水屋上,試圖想要吸取透明容器裡的糖水。
一發現從未見過的鳥兒,我第一個反應,是衝到書桌旁拿起北美鳥類圖鑑,再衝回到窗邊觀察。原來這種看起來像戴個金橘帽子、掛個黑圍兜的,英文叫Hooded Oriole,中文可譯為戴帽金鶯,正如美國職業棒球聯盟很有名的球隊Baltimore Orioles便譯成「巴爾的摩金鶯隊」。
此鳥主要分布於美國西南地區,身長平均十八到二十公分,重約二十四公克。成年公鳥身著鮮黃羽裳,翅膀和尾羽是高貴的黑色,綴有兩條白色翼羽;成年母鳥一身淡黃,兩翼呈灰褐色,男女很容易分辨。牠們喜歡吃毛毛蟲、蟋蟀、蚯蚓、蜘蛛等昆蟲,還有花蜜、各類莓果,以及蜂鳥器的糖水。
顯然我們家蜂鳥糖水屋吸吮處的口徑太小(因為,那是為了小小蜂鳥設計的啊),但見牠仍不放棄,用長而微彎的尖喙,試著啄這兒啄那兒,好像很渴的樣子,卻喝不到半滴糖水。試了好幾分鐘,牠可能失去耐性,咻──一下就飛走了。
從春分待到秋分
咦,別走啊,快回來啊!我心裡忍不住吶喊,後院明明擺了一盆乾淨清水任君享用,若喝不到糖水,喝清水不就好了嗎?
之後數日,都未再見到此鳥金色的蹤影,令人悵然若有所失,多希望這美麗的小鳥也能像蜂鳥那般成為後院常客。但該如何是好呢?總不能抓毛毛蟲或蜘蛛來吸引牠們吧!
繼而靈光一閃,何不到店裡另外買個吸吮口徑較大的糖水屋呢?
果然一舉奏效!新的糖水屋一上陣,當日立刻吸引金鶯駐足,誠乃開張大吉。自此,每年春夏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金鶯來訪的身影。炎炎夏日,還能看到牠們在窗外小水盆裡,啪噠啪噠快樂洗澡呢。
生理時鐘超準
也是在同一年,我發現此鳥到九月就消失蹤影,真的再也看不到了,一直要到翌年春天才再度現身。原來牠們並非長居此地的留鳥,而是每年隨著季節遷徙的候鳥。觀察了幾年,更發現金鶯通常在三月春分之際出現,最遲會在九月秋分離開,飛到溫暖的南國(主要是墨西哥海邊)過冬。
我們耳熟能詳的「春分」、「秋分」到底是什麼?原來「分」表示平分之意。例如在春分這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將愈往北移,北半球漸趨晝長夜短,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
金鶯沒有月曆參考,如何得知春分或秋分來臨了呢?沒有爸媽帶領,如何得知秋天遷徙到哪兒呢?還是牠們自然就曉得晝夜等長了,體內還裝了指南針,直覺分辨得清楚,往南飛到墨西哥便是最適合過冬之處?這不是很神奇麼?
數量穩定成長
根據北美鳥類繁殖調查官方統計,戴帽金鶯的數量,從一九六六年到二○一五年間一直相當穩定,在北美約有七十萬隻,其中有百分之五十一在美國繁殖後代,而有九成八會到墨西哥過冬。
鳥類學家還發現了,戴帽金鶯喜歡選在較開闊的地方築巢,尤其對高聳的棕櫚樹情有獨鍾。牠們的鳥巢通常築在高樹上,附著在樹葉或樹枝下方的一個密織袋狀。我們家雖有一棵棕櫚樹,可惜不夠高,從未能吸引金鶯在此築巢。
幸好,後院的糖水屋能把金鶯幼雛吸引過來。就像麻雀幼雛又稱「黃口」,金鶯幼雛嘴喙帶點兒粉紅色。這些兩三個月大的小朋友,儘管羽翼不那麼鮮黃,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行為也特別有趣。
春華秋實,很感恩能和候鳥金鶯結緣。四季流轉的半年等待,讓人更期待窗邊再度出現的金影,讓春夏兩季變得更美好的,那道亮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