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學生以繩索帶領學童訓練跑步。
圖/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串連十三所大學與十三所國小合作的「幸福校園計畫」,拍攝八部短片。圖/台師大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眼盲心不盲!」重度弱視小六生陳嘉峰在母親鼓勵下,日前以堅強心志,在多次跌撞中完成游泳、自行車、跑步等宜蘭梅花湖小鐵人競賽,成為勇敢的盲鐵人,令人稱讚。
目前風行在大人世界的鐵人三項,在孩童間也颳起一陣旋風,但有一群孩子雖無法像正常人般用眼睛看世界,卻不斷挑戰自我、努力練習,只為完成屬於自己的比賽。台師大體育系與人類發展營養科教系的學生,特別針對這群七到十四歲的小朋友推出「盲鐵人」計畫,調整他們的肌耐力、營養飲食、心理素質等面向,以完成他們的夢想。
不畏跌倒 直奔終點
這次參與計畫中,台中西區中正國小六年級學生陳嘉峰是唯一和一般人共同參與宜蘭梅花湖小鐵人競賽的選手。媽媽郭亭吟說:「我們不希望孩子失去視力,而失去能力,雖然嘉峰參與鐵人三項的危險性很高,但還是讓他去嘗試。」由於陳嘉峰是重度弱視,只能看到眼前三十公分,身體常不協調、直跑會有困難,因此師大的大哥哥大姐姐會拿繩子綁在手環上,帶著他與其他參與計畫的視障小朋友一起跑;騎車時也會幫忙調整著力點,訓練他們的肌耐力。
此外,陳嘉峰因為視力不佳,騎車常跌到人仰馬翻、處處傷痕,有一回他難過痛哭,郭亭吟勸他「不如今天先不練了」,沒想到陳嘉峰說:「我不是因為跌倒而哭,而是擔心受傷了,不能比賽怎麼辦?」台師大人發系學生吳文惠表示,比賽當天,看到媽媽在一旁堅定地說:「要相信他可以做到」,然後看到嘉峰衝向終點時,吳文惠內心洋溢著感動。
明眼人可以 我也行
除了陳嘉峰,另外三名參與計畫的小女生則都是全盲,參與的是定點鐵人三項比賽,也就是完成游泳一百公尺後,引導她們在池邊進行定點的飛輪自行車五公里、跑步機一點二五公里的挑戰。
其中八歲的梁瑜涵從小跟著大她三歲的哥哥參加小鐵人競賽,卻始終只能當啦啦隊。人小志氣高的她對爸爸說:「為什麼我不能參加比賽?」、「明眼人可以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完成」,便積極參與盲鐵人計畫。
爸爸梁誌賢說,瑜涵從游泳、飛輪自行車,接最後的跑步時,體力快耗盡,是她最累的時候,但她總是掛著眼淚,堅持完成。梁誌賢說:「這群看不到的孩子,不知道終點在那裡、還剩多少距離,只知道要努力往前跑,相信只要不放棄,最後一定會抵達終點!」他笑說,這次完成盲鐵人計畫,讓孩子提升不少自信,「孩子不再看自己視力的局限,甚至還嚷嚷下回要挑戰攀岩和馬拉松呢!」。
除了小小盲鐵人故事將登上螢幕,台師大串連十三所大學與十三所國小合作「幸福校園計畫」,如地震共處、親水防溺、數學好好玩、回收舊資源、拒絕火吻大考驗等,共有八部感人又溫馨的校園故事,二十五日起每周六在民視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