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適得其反/南面稱孤自立為王
西窗剪燭盼望相聚/北國風情冰天雪地
東家無情刻薄寡恩/南海重地政要雲集
西天取經歷盡艱難/北回歸線天文地標
東西交流文化融和/南方金陵六朝古都
西醫中醫相輔相成/北斗七星頗負盛名
東方之龍中國為尊/南港經貿軟體開發
西湖美景蘇堤春曉/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東山再起重整旗鼓/南有靈山北有祇園
西方佛國極樂淨土/北海之濱廣西壯族
典故趣談
一、東施效顰
春秋時期,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雖然長的貌如仙女,舉手投足也很動人,但她有心口痛的毛病,每當犯病的時候,總是會用手捂著胸口,眉頭緊皺。由於大家都很喜歡西施的美貌,這樣的病態在大家的眼裡更加顯得楚楚動人。
鄰村有一位相貌醜陋的女子叫東施,她為了掩飾外貌上的缺陷,總是費盡心思打扮自己。有一天,東施在路上遇到西施,看到她皺眉捂胸,覺得異常美麗,心想:「難怪大家都說西施美若天仙,原來是做出了這個動作。如果我也像她這樣,肯定變漂亮了。」
東施回到自己的村莊後,也模仿西施的病態,結果大家看到她像見到鬼一樣,嚇得紛紛把門緊緊關上。
這句成語出自《莊子.天運》,比喻人沒有智慧而一味地模仿他人,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二、西窗剪燭
唐朝詩人李商隱任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四川的天氣一向多雨多霧,陰雨綿綿,李商隱身處異鄉,面對秋雨,經常在夜深人靜時,更加思念故鄉的妻子,於是作了一首詩〈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句成語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後泛指親朋好友在燈下相聚談話。
三、東山再起
東晉時期,陳郡陽夏一位名士謝安,他的才學很高,而且寫得一手好字。最初擔任著作郎,主要是編撰國史,因不願當官受到束縛,便藉故稱病辭官,隱居在浙江會稽的東山。期間,經常與王羲之遊山玩水,寫詩作文。
朝廷幾次徵召謝安做官,都被一一拒絕。到了他四十多歲時,大司馬桓溫邀請他出來做幕僚,他答應了。當時,一位高官高崧嘲諷他:「先生過去高臥東山,許多人邀請你出來做官,你總是拒絕,這次東山再起,如何向老百姓交待?大家又將如何看待你呢?」
後來謝安一路做到宰相,東晉與前秦國在淝水的對戰中,擊敗符堅的百萬大軍。遂有了「東山再起」的成語。這句成語出自《晉書.謝安傳》。原指隱居後再出來任職,後來的人將它引申為失敗後捲土重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