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藏經樓主殿舉辦二○一七年功德主會議,來自嘉義以南,虔誠追隨星雲大師行佛慈悲與智慧的護法信徒參與。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彭高鳳、郭素好、孫芳菲大樹報導】「佛在靈山莫遠求」,佛光山三寶山就是人間佛教信眾的靈山。二十六日藏經樓主殿舉辦二○一七年功德主會議,來自嘉義以南,虔誠追隨星雲大師行佛慈悲與智慧的護法信徒參與,以台南佛光合唱團和諧悅耳的歌聲開啟會議。
會議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持,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分別引領大眾認識佛光山三寶山的運作;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與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先後說明辦學績效;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與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分別給予信眾勉勵。
星雲大師預先錄影為信徒開示,說明大眾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大師表示,佛光山對宣揚、護持佛教的功德主特別感謝,尤其人間佛教普及世界各地,更是功德無量。並指出把歡喜的功德布施十方,以奉獻饒益世人,不但有益自己,也益於子孫、家庭,更能歡喜自在,享受佛教的禪悅法喜。
覺培法師以大師親題法寶堂對聯,梳理大師一生矢志致力於培養人才的教育;且逐項說明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的緣起等,期推動人間佛教思想普及化、正法永續傳揚;同時兼顧僧眾教育、信眾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發展。
慧傳法師指出,信眾藉由念佛、朝山、抄經、打坐參禪等修持,即是以共修淨化人,亦提出大師曾說「凡是有益於身心淨化作用的團體活動,都可稱為共修。」讓大眾提升知見。
如常法師表示透過影片分享,說明佛館以藝文化、人間化、電影化、國際化「四化」為營運目標,所舉辦佛化婚禮、世界神明聯誼會等,讓大眾感受宗教融合、祈求世界和平的力量,還有「佛光大佛分身到我家」活動,期盼讓信仰精神廣遍世界。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向大家說明,在少子化越趨嚴重下,佛光大學與南華大學的學生人數仍然逐年遞增,其辦學特色如雙主修設計和校園堆動生命教育和三好運動等,顯見其成果備受各界肯定。
不忘初心 迎向下50年
慈惠法師讚歎二位校長,以厚實的學養和豐富的經驗治理校務,跟隨星雲大師的辦學理念,在少子化,招生困難的情況下仍努力辦學不懈,精神令人敬佩。
心保和尚則感謝大家與佛光山走過第一個五十年,共同成長,勉勵大家本著「不忘初心」,跟隨大師跟著佛光山一起來弘揚人間佛教,走向下一個五十年。
慈容法師道出「一生沒有一張畢業證書」的星雲大師的過人之處,數月前徒眾開始結集大師的著作,竟超過三百本,並獲頒世界各地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大師的智慧和行佛,堪做佛教的功德主,是每個學佛者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