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小學堂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文/惠馨 |2017.02.16
1675觀看次
字級
唐詩小學堂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圖/帕米諾

文/惠馨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我們很常聽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二句詩,其中蘊藏的孤寂落寞之情,實在不足為外人道,尤其是本該團圓的「除夕夜」,遊子不得歸的無奈思緒,更透顯形單影隻。今天我們將介紹中唐詩人戴叔倫,晚年任江西巡撫刺史之際,逢年節而鞍馬勞頓的趕路,卻仍無法歸鄉(江蘇)過年,除夕夜當晚被迫借宿石頭驛的抒情之作。

前四句說明客宿地點、時間、原因,強調孤獨寂寥之感。「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點明除夕之夜,萬家團聚,自己卻因宦海浮沉,奔走他鄉,即使滿腹懷鄉之情,卻也只能孤零零獨宿驛館。長夜何其漫,舉望無親,唯有寒燈作伴的詩人,此時更顯辛酸。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兩句屏除了詩人的自稱語,僅以「未歸人」、「將盡夜」,凸顯無盡之「夜」裡未歸之「人」的渺小與蒼茫。以廣袤空間(萬里)、悠遠時間(夜)交織烘托出:這個「離家很遠的詩人」俯仰天地,卻無枝可棲的難堪之情。特別的是「萬里」除了點明「詩人」與「家鄉」的客觀距離外,更可以解釋成詩人經年漂泊,與親人長期分處天涯一方的牽攣乖隔,因此「萬里」既可以說是空間的「實際距離」,更能指稱詩人懷鄉的「抽象距離」。

後四句點明詩人想起過往的寂寥,以及面對未來的荒蕪感,兩相對映下,暈染了客居異鄉的淒苦況味。「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兩句感嘆除夕夜不得歸鄉之際,多少前塵湧上心頭,宦場的失意竟如此可笑,當初的濟世之志不僅分毫未展,反落得病骨支離,飄零江湖,有家歸不得的下場。藉由「回想過去」卻發現毫無愉悅事跡可供談資;後一句話鋒一轉,自憐己身早已支離破碎,再無健壯軀體忍受漂泊際遇了。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緊扣「支離」二字,強調這樣憂愁且衰老的旅客,除夕夜獨宿旅館,明明翌日便是萬象更新的春節,但是詩人的「苦情」卻不會有絲毫更變,「又」字點明年年「逢春」,卻次次漂泊的酸楚。「待歲之喜」並不屬於這個離家千里的詩人,他所迎來的只是一年比一年的老況,以及一次更劇烈一次的沉重與壓抑。

你能否感受到詩人面對困境無計可施的愁苦呢?除夕夜客居異地,傍著一盞寒燈,不僅無法感受一絲溫暖,甚至引發多病之身、仕途悲憤、思鄉情切的感嘆,如此不堪卻又令人萬分同情。而此詩的「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二句,更成為中國詩人「年至除夕尚無法歸鄉」的最佳名句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