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梓
小時候喜歡看漫畫,每每壞人的臉總是獐頭鼠目、尖嘴猴腮,同時眼露兇光,而電影、電視劇的男女主角個個都英俊美貌,好人則慈眉善目、和顏悅色;只要憑長相,讀者、觀眾一眼就可以斷定他們是好人或壞人。雖說相由心生,但現實中,美醜絕對不是好壞人的判別標準,容顏可見,心不可測。
男人常感嘆「女人心海底針」,豈只是女人,除了稚兒,人心都難以捉摸。偶爾遙控器掃過一些戲劇,不時有人物臉部表情的特寫,一眼就可看穿此人心懷不軌、怨毒在胸,或是暗爽在心,不管是幾點檔連續劇,劇中人的心事、算計,觀眾都一目了然,只有仇家或對手不清楚;然而現實生活中全然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幾乎很難從一個人的外表看出此人的意圖,更無法判斷所謂好人或壞人,沒有一個人會把「壞心」擺在臉上。
父親個性魯直,經常直接刺破別人吹的牛皮或謊言,母親每每規勸「心歹嘸人知,嘴歹尚厲害」。歹毒之人看不出來,即使做了壞事也無人知曉;但批評人的話語(尤其是惡毒不加修飾的)如尖銳的刀劍,一出口便傷人,且經常是刀刀見骨,即便親人也難以承受。
父親每每反駁母親,魯直總比彎彎曲曲來得好,然而多少人有被批評的雅量?諧趣幽默之人常常自我調侃,戲謔自己發福如豬、笨得像白痴,但旁人卻不能如是說,連胖、笨都不能提;這是人性,「我可以嘲笑自己,你絕對不能」,自嘲和被批評是兩回事。
年少離家求學、工作,母親也許了解我遺傳父親的魯直,一再叮囑我說好話,再不濟,少批評、少說話。然而基因就是無法改變,初始在學校、職場,因我見不得巧言令色,自認看不慣不公不義,屢屢「仗義執言」,可想而知人緣極差且常遭暗算,我明刀出鞘,他人暗箭不斷。
年歲漸長,終於也從挫敗中學會圓滑,於是明白母親那句「嘴歹尚厲害」的人生哲學,懂得將周遭、職場的虛偽視為人性。人世間沒有聖人,只有貪、瞋、痴、慢、疑,小奸小惡符合人性,只要少貪少疑,少造口業,小日子就還過得下去,也算完滿;甚至在偶爾的善意謊言下,我看到絕望的臉有了鬥志、原本沒有自信的人眼神充滿光亮,徹底了解語言的載舟覆舟,體悟到說好話的必要。
「尫老實囝仔乖,這村裡有幾個人像妳?」、「妳足好命,尫賢賺錢,囝有才情」,母親和鄰居話家常總是這些「好話」;而這些在父親的眼中是「憨直不知變巧」、「奸巧」、「逢迎巴結」,過去我也屢屢嘲笑母親做人虛偽,老是稱讚、鼓勵那些看起來一無是處之人。
然而人到中年,看過一張張滄桑的臉,走過一段段艱辛的奮鬥,風風雨雨的人生,不管一事無成或飛黃騰達,都需要一點別人的肯定——這時我們需要的當然不是批評,而是讚美,即使有那麼一點點虛偽,只要立基於善意都無妨。
我終於明白,「好話」是溫暖不是虛偽,心不歹嘴不壞,給人一點陽光、掌聲,自己也將溫熱、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