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 異鄉或故鄉 喜慶心不變 下

文/郭朝河、黃自強、張謙、高照芬 |2017.02.05
1971觀看次
字級
從大紅燈籠到寫春聯,張燈結綵一手包辦,教育兒孫,傳統中國年是這樣過。圖/本報資料
魚生是新加坡華人春節習俗之一。眾人競相用筷子撈起魚生,盼來年風生水起。圖/黃自強
孩子過年最期待的就是收紅包了。 圖/王忠明
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融合,為馬來西亞的新年增添許多別具特色的馬來傳統風味。圖/本報資料

文/郭朝河、黃自強、張謙、高照芬

新年習俗

中國

大陸吃喝玩樂到元宵

農曆春節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過年少不了大吃大喝一番,中國民族眾多,人們過年飲食也大相逕庭。一般而言,北方人過年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湯圓。俗語說:「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過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餃子。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家家吃餃子煮麵,名為「金絲穿元寶」,也稱「銀錢吊金龜」,都是因為餃子太像元寶。子夜煮餃子煮熟了撈食,稱之為「撈元寶」。從除夕撈到正月初一,今年撈到明年,還能不發大財?

另外,中國南方人吃的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 人們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升。

中國過年習俗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就開始了,據說這是灶王爺(灶神)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為了讓灶神嘴巴甜、說好話,所以祭灶神都少不了糖。

中國一些省分在除夕會貼上一幅大紅春聯於門上,民間還有貼窗花習俗,烘托了喜慶年節的氣氛。除夕有「除舊布新」之意,這一天許多人會祭祀祖先,然後全家人圍桌吃年夜飯和守歲,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除舊布新和接富,俗稱「接年」。這一天,掃帚統統得收起來,不能掃地,否則會把好運都掃掉。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回門禮忌單數,宜雙數禮。

相傳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不過,一般商家大多在初四就迎接五路財神,以便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接財神的供品包括柑橘、甘蔗、糕點、全豬、全雞等;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正月十五元宵節俗稱小過年。由於一月又稱元月,而夜間稱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漢文帝將正月十五訂為元宵後,「元宵節」名稱正式而來,歷經各朝代演變至今,成為提燈作樂、賞花燈、猜燈迷等活動,熱鬧程度不輸過年。

新加坡

獅城魚生撈起大吉大利

南洋華人過春節,不僅保持傳統華人習俗,也相繼衍生出諸多別具特色的新年文化。新加坡是南洋華人文化匯聚地,除了華人之外,也有馬來西亞、印度等多元種族,在這種多元文化交會之下,新加坡華人春節也有「撈魚生」習俗,不少外國觀光客也入境隨俗,和新加坡朋友共同撈魚生,體驗獅城風情。

「撈魚生」是新加坡重要的春節習俗,也是新年圍爐的重頭戲,無論圍爐的地點是在家庭、各大飯館或鄰里咖啡店裡,不僅華人家庭「撈魚生」,馬來或印度族群也共同湊熱鬧。

新加坡雖然只有大年初一、初二的兩天公共假期(國定假日),不過,在華人傳統的春節前後期間,新加坡民間社會幾乎天天都在「撈魚生」。

「撈魚生」緣自廣東潮汕地區,盼來年能「風生水起」好運到。家中多由長輩在「撈魚生」之前喃喃吟念「桔代表大吉大利,心想事成。胡椒粉代表鴻運當頭,好事連連。三文魚代表年年有餘。薄脆代表黃金滿地,財源滾滾來。油是順順利利。酸梅醬代表甜甜蜜蜜,闔家歡樂。」

圍坐在餐桌前的家中晚輩們則相繼用筷子將魚生高高的撈起,嘴巴還要大聲說「發啦!發啦!發啦!」,魚生撈的愈高,也愈象徵大吉大利。

新加坡華人多,仍保留著先民流傳到南洋的過年習俗,台灣旅人如於春節時行腳新加坡,不妨多感受一下新加坡人「撈魚生」魅力,不僅充分融入新加坡農曆春節文化習俗,也留下難得的回憶。

香港

買花 團年飯不可少

儘管許多港人今年都會像往常一樣熱烈慶祝雞年報到,比如到花市買桃花、吃團年飯和發紅包,春節期間香港還是桃花處處。但如果與數十年前相比,香港農曆年的一些習俗早已消失,同時又注入了新元素。

香港是華人社會,歷來過年是大事,在除夕(年三十晚),家長就會提醒孩子,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尤其要洗頭髮,因為踏入年初一,家裡一律禁止洗頭髮,認為此舉不吉利。

早年過年的禁忌還有不能掃地,家長們會認為這是「掃除富貴」,不吉利。相信不少年紀較大的港人曾因此被父母責罵。

但到了今天,買新衣服、洗頭和禁掃地的習俗顯然已變得沒有那麼強制性,因家庭而異,尤其年輕人有父母眷顧,平常就買衣服,不必等到除夕才買。至於洗頭,老人說了也不能算數。

不過,除夕夜吃團年飯仍是港人最為堅持的一項過年習俗,這是一年一次的大事,是一家人親愛與團聚的重要時刻,遠方的父母或子女都會爭取此刻回家吃飯。

踏入年初一,早年本地小孩最愛放鞭炮。不過,香港於一九六七年發生「左派暴動」後,政府就加強管制炮竹,以致後來完全禁止放鞭炮。到了今天,「炮竹一聲除舊歲」只成為春聯上的賀歲辭,爆竹之聲已成為絕響。

中國人以勤儉起家,過去港人在除夕時,都會吩咐小孩高喊「賣懶」,以鼓勵小孩來年更加努力,學業進步。

數十年前,港人也有「接財神」的習慣。過年期間,有人會逐戶敲門,送上寫著「財神」二字的小紅紙,喻意祝福財源廣進,而各戶大都會給予對方紅包。但時至今日,「賣懶」已完全絕跡,「接財神」習俗也只是偶爾出現,不再普及。

大馬

新年豐富多采賽原鄉

農曆新年是馬來西亞華人最重視的節日,慶祝的形式非常豐富多采,從除夕到十五都熱鬧非凡,喜慶歡騰的氣氛一點都不比中國大陸遜色。許多家庭還是會維持掛大紅燈籠、貼春聯及裝飾梅花仿真樹的習慣,而且舞獅舞龍也會到各家採青祝賀,這些習俗都讓農曆新年成了大馬華人最期待的日子。

馬來西亞政府配合華人農曆新年,制定年初一與年初二為公共假期,讓全國人民能共同歡慶這個日子。由於大馬華人非常重視除夕吃團圓飯的傳統,許多遊子通常會在年二十七就開始提前回家,並幫家裡進行最後階段大掃除,因此平日交通擁堵的吉隆坡頓時成為空城。

到了俗稱迎婿日的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通常會全家返回娘家拜年,而有些家庭也保留祭財神的習慣,希望透過拜祭除夕夜迎接的財神,能迎來全新豐收的一年。另外,部分信奉道教的華人會到廟宇上香祈福,或是為生肖犯太歲的家人安太歲,以解「犯沖」獲得保佑。

俗稱人日的年初七是大馬華人歡慶新年的重要日子,廣東人通常會在這天「撈魚生」。做法是將鮭魚生魚片、生菜絲、西芹絲、紅蘿蔔絲、薑絲及花生碎等混雜放在大碟子內,再加上酸梅膏及桔子汁拌成的醬料佐之,接著所有人拿起筷子把材料高舉,口中同時說出祝福話,以象徵新一年的許願。由於這個慶祝方式獨特又有好意頭,目前幾乎已不分籍貫在慶祝。

到了正月初九「天公誕」,對大馬民眾、尤其是祖籍福建的人來說,有「天公大過年」的說法,因此許多家庭都會大肆準備許多供品,包括燒豬燒雞、三牲、甘蔗、糕點等,並會焚燒許多冥紙與紙紮品,以祈求閤家全年安康順利。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中國情人節」,大馬華人在這一天不會提燈籠鬧花燈,反而演變成一個年輕男女的新式聯誼節日。夜晚時分,未婚男女聚集在海邊或湖邊,女生們會把聯絡電話寫在柑橘上後丟擲,男生則從海中或湖中撈取柑橘以取得聯繫。

這種聯誼方式目前已成為元宵節的重頭戲,並逐漸形成吸引國外遊客到訪的重點推廣節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