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士林高商有校犬「B咖」。圖/中央社
台北市溪山國小校貓「嘟嘟」。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教育局說,為鼓勵各級學校在校園內照養校犬或校貓,一○五學年度推出「生命教育試辦計畫」,各級學校若認養流浪犬貓,或已有校犬貓,皆可申請每隻每年三萬元的補助。
台北市去年只有七所學校飼養校犬貓,是六都中最少的。教育局為了鼓勵學校領養流浪犬貓成為校犬或校貓,一○五學年度起推出「推廣台北市各級學校認養流浪犬貓暨生命教育試辦計畫」。原則上提供每隻校犬或校貓每年三萬元的補助,若動物年老或是有特殊醫療需求,可實報實銷,不設上限;若校內已有飼養流浪犬貓,也可申請補助。
有些學校不飼養校犬或校貓,原因可能是怕校內有反彈聲音,或家長會擔心而反對,但台北市士林高商校園中,就有一隻訓練有素的校犬「B咖」,牠嚴守鐵的紀律,包括不亂吠叫、不主動跟學生玩、不進教室等「三不」,只在指定區域活動,還會趕走流浪狗,堪稱士商門神。
負責訓練照養犬隻的士商教師董華明表示,學校內有校犬,多少有些家長會有疑慮,但其實只要好好教狗,讓校犬守規矩,並教導學生正確的互動方式,經過他說明,家長都可以接受,像「B咖」目前三歲多,牠在校內有固定的活動範圍,絕不會進教室區域,若沒有經過允許,也不會進入操場,以免打擾到教學。他也教導「B咖」與學生的相處方式,例如學生若沒有低身下來與牠互動,「B咖」不會主動去靠近學生討摸討抱,以免嚇到怕狗的學生;但若學生做出彎身要跟牠玩的動作,「B咖」則會很開心的與學生玩耍。
另外,台北市溪山國小校貓「嘟嘟」,是大約十二、十三年前,被學生從坐式馬桶中救起,就此成為超療癒的校貓。負責照養「嘟嘟」的溪山國小教師陳柏中說,「嘟嘟」平常在校內閒晃,最喜歡待在飲水機上打盹,碎紙袋、鞋櫃跟紙箱也都是牠的小天地。
他表示,「嘟嘟」個性十分親人,常常跟學生一起玩,要摸要抱都沒問題,相當療癒,許多學生畢業後還會回來探望「嘟嘟」。學生家長也都很支持學校有校貓,因為不少人家裡無法養寵物,有「嘟嘟」在,學生在學校就有機會跟動物接觸。